光伏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诸多因素交织,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部分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德国太阳能逆变器巨头SMA Solar Technology 近期的财务表现,便是这一复杂市场环境的一个缩影,引发业界对欧洲光伏企业生存状况的广泛关注。
同比大降196% 陷亏损困局
8月7日,SMA Solar Technology 公布的财报数据不容乐观。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达到 4240万欧元(约合3.54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净利润为4410万欧元,同比下降 196.15%。
从销售数据来看,2025 年前六个月总营收为 6.849 亿欧元(约 7.975 亿美元),而 2024 年上半年为 7.593 亿欧元,同比下降 9.8%。在细分市场中,户用领域销售额仅 5400 万欧元(约 6300 万美元);工商业领域销售额 6210 万欧元(约 7230 万美元)。与 2024 年上半年的 1.099 亿欧元和 1.136 亿欧元相比,以及 2023 年同期的 3.273 亿欧元和 1.942 亿欧元相比,这两个领域的销售额呈现出明显的缩水趋势。
SMA首席执行官Jürgen Reinert表示:“2025年上半年,户用和商业系统市场仍然疲软。除了德国增长率下降外,来自亚洲供应商的竞争和价格压力再次加剧,此外,一些分销商的库存水平居高不下,并且下降得非常缓慢。”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大规模和项目解决方案部门的发展正如预期的那样,高于前一年。该细分市场的前景仍然良好。然而,由于关税的不确定性以及新的《税收和支出法》(OBBB)下仍然不明确的安全港要求有所增加。
从利润率角度分析,2025 年上半年 EBITDA 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 10.6% 骤降至 1.3%,同期总 EBITDA 为 5510 万欧元(约 6420 万美元)。这份财报清晰地反映出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在户用及工商业领域增长放缓的现实,也为行业参与者敲响了警钟,在价格竞争和库存管理方面需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SMA Solar Technology 发布的报告就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收益大幅下降,净收入为550万欧元(2024年第一季度:2850万欧元),降幅达80%。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EBITDA) 为 2460 万欧元,而去年同期为4990万欧元。SMA Solar表示业绩符合预期。2025年第一季度,SMA Solar总销售额为3.277亿欧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3.618亿欧元)同比下降9.4%。逆变器销量也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4.3GW略微下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4.1GW。SMA Solar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和收入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家庭解决方案和工商业解决方案部门的销售额下降和固定成本下降。
裁员应对危机 1100人将失业
回顾 SMA Solar 的发展历程,过去几年它曾经历过辉煌时期。销售额、收入和利润率都有显著增长,尤其是在能源危机期间,得益于高电价和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不足的担忧,刺激了人们对替代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太阳能系统,SMA Solar 的利润更是一次又一次大幅增长。2023 年,SMA Solar 甚至再度达到 2010 年创下的销售纪录,公司多次上调预测,此后股价更是上涨了80%以上。
然而,好景不长。太阳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同时,德国的光伏系统需求却急剧下降,补贴大幅削减,逆变器价格也陡然直下,这让SMA陷入了巨大危机。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SMA Solar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EBITDA) 亏损16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26亿多元。同2023年的3.11亿欧元相比,下滑显著。面对如此困境,去年9月,SMA简化公司结构和管理,正式宣布了重组转型计划,计划削减1.5亿至2亿欧元(1.674 亿至 2.232 亿美元)的成本以应对“动荡”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正式告别过去家庭、商业和工业、大型项目解决方案部门“三驾马车”的模式,变更为家庭和商业解决方案、大型项目解决方案部门“双核”模式。
同时,SMA又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100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德国员工。SMA Solar表示,本次裁员是由于光伏市场需求疲软以及高达1.4亿欧元的重组计划导致的贬值。
尽管短期面临挑战,SMA管理层对大型项目领域的前景保持乐观。Reinert表示“该细分市场的前景依然良好”。截至2025年3月31日,SMA Solar还有高达12.93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5.5亿元)的积压订单,这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了一定支撑。
SMA Solar 当前的财务困境,不仅是自身经营策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更是全球光伏市场复杂多变的一个体现。在全球光伏市场增长放缓、政策环境不稳定的大背景下,尤其是美洲市场面临重大政策冲击的情况下,SMA Solar 以及整个光伏行业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模式,积极应对价格竞争、库存管理、政策变动等诸多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与突破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