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网站导航

【《光伏时代》2017-04·商业领袖】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全球单晶龙头进化史 ——专访隆基乐叶总裁李文学

孙凌伟 2017-05-03 11:48 · 头闻号光伏人物
每个知名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隆基股份的气质是什么?低调、谦逊、严谨、务实、专注——在李文学身上,你能清晰的触摸到隆基股份的这些气质。

李文学,以前的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股份”)高管之一,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的同学,隆基股份旗下隆基乐叶的总裁。

QQ截图20170503115015
 
对于李文学,对于隆基股份,尽管记者早有耳闻,但第一次见到李文学,第一次亲耳听他讲述隆基股份一路走来的艰难历程,还是情不自禁的被他们的情义所感动,被他们的创业精神所感染……

兰大校园立志创业
20年后携手圆梦

1990年,李振国从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他与钟宝申和李文学是同级校友,当年几位年轻人曾在兰州大学江隆基校长的石像下立誓,将来若是自己办企业,必定取名“隆基”。

大学毕业后,李振国被分配到陕西省华县的华山半导体材料厂(国家“六五”规划的三大半导体硅材料专业科研生产基地之一),拉起了半导体材料“单晶”。但并“不安分”的李振国仅在华山半导体厂干了两年,就因为受不了国企僵化的体制而选择了辞职。

辞职之后,李振国先是去了当地的一家小型器件厂工作。1995年,他回到西安理工大学帮着建单晶生产线。两年之后,他承办了这家校办工厂,当时工厂里仅有两台单晶炉。2000年,李振国注册成立自己的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这家公司就是现在隆基股份的前身。但此后三年,公司一直规模不大。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4年德国政府颁布《上网电价法》。德国《上网电价法》把包括成本在内的细节问题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它的颁布在推动欧洲光伏产业急速发展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的光伏发展。很快,尚德、英利、天合、赛维LDK等行业巨头纷纷涌现,并很快都上市,光伏产业迎来一场“造富运动”。

行业急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当时太阳能产业的技术格局,由于当时单晶技术的成本高于多晶技术,这使得更多的人选择了后者,直到2006年钟宝申的加入,才让隆基股份坚定了走单晶路线的信心。

钟宝申1990年大学毕业之后,被分到东北辽宁省抚顺客车厂旗下的一个稀土磁性材料厂。但同样由于“不安分”,在工作了两年半之后,于1993年选择了辞职。从国营工厂辞职后,钟宝申创办了沈阳隆基。

从1993年到2006年,钟宝申一直担任着沈阳隆基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该公司主要从事磁性应用产品领域,能够应用在选矿、物料分离等众多领域。到2004年,沈阳隆基在其行业里名列全球第一,销售规模达到5亿元。

正当钟宝申为企业达到天花板而无法更进一步发愁时,2005年9月,当时正在马来西亚出差的他接到了李振国的电话,谈到了单晶硅以及接下来太阳能领域内的一些机会。从马来西亚回国后,钟宝申又找到李振国面聊,从而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2006年,钟宝申辞去了沈阳隆基总经理的职位,来到了隆基股份,主要负责战略规划。

隆基股份在李振国和钟宝申的带领下发展迅速,到2010年时收入超过10亿元规模。但要想继续扩产,他们缺乏管理人才。两人很快想到了在一家大型军工企业里担任一把手的同学李文学。但当时李文学根本没有离开国营企业的想法。

1990年毕业之后,李文学顺利进了陕西的一家军工企业,一待就是20年。他从实习员工开始干起,用了7年时间做到了分厂技术副厂长。从1997年开始,李文学的升迁速度犹如火箭,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便从一个分厂的技术副厂长升至公司总经理,几乎每年都在升迁。

李文学担任总经理是在2000年底,在这个位置上干了8年。2008年,时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退休,李文学接任。至此,李文学身兼三职,职业生涯迎来高峰。当李振国和钟宝申伸来橄榄枝时,李文学考虑了很久。

“当时犹豫一方面是性格原因;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对原厂的感情和原厂2000多名员工的责任,毕竟我在原厂干了20多年,企业当时也在发展、在转型,国企一把手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谈起当初没有很快加入隆基的原因,李文学很坦诚。

好事多磨,尽管历经波折,但最终李文学还是克服了种种顾虑和阻碍,于2010年加入隆基,负责隆基的生产运营。从这年开始,隆基开始扩张征程。

创业版图终圆满
李文学助力隆基下游延伸

“隆基此前一直专注做单晶硅上游,之所以在2014年开始大规模扩张,进入下游单晶组件、电池领域,其实是为了将单晶价值传递到终端的选择。不过两年时间,也确实实现了预期,同时也推动了产业进步和行业的技术升级。”李文学介绍。

太阳能光伏行业疯狂大跃进时期,李振国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选择什么技术路线?这个行业将处于什么竞争格局?

经过反反复复的思考,分析了薄膜电池与晶硅电池未来对发电成本的影响,也分析了晶硅电池中单晶电池路线与多晶电池路线,同时还分析了隆基使用的原料到底应该是采用物理提纯还是西门子法;在2009年的一季度,公司又增补了聚光电池(CPV)与晶硅电池的发展趋势比较,最后的结论是,未来“光伏发电”的主流路线一定是高效单晶技术。

结论是有了,但在当时很多人倾向更便宜的多晶硅产品,认为它虽然品质差点,但扩张容易、赚钱容易,因而隆基坚持单晶硅的做法还是受到了挑战。直到2012年隆基股份在上交所顺利上市;2013年,隆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供应商,标志着隆基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而到2013年,单晶的度电成本已开始逐渐占据优势。在考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隆基开始考虑向下游推动。

此后,李振国几乎见完了所有主流电池组件企业的高层,亲自在黑板上为他们算账。李振国反复强调,未来两三年,单晶硅的度电成本将会快速下降,成本优势会更加凸显,应该往单晶去转。尽管单晶趋势被绝大多数电池组件厂商高层认同,但对方认为转变趋势可能不会那么快,因而推动动力不足。

下游产业链推进缓慢,处在产业链上游的隆基股份开始考虑自己向下游布局。而2013年,隆基内部的反复测算得出的结论——单晶产品的度电成本优势已经赶上多晶,让隆基坚定了向下游布局的决心。

“到2014年,在完全相同条件下的两个项目,如果从全产业链的价值角度去考量,单晶的度电成本其实比多晶已经显现出优势。”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4年11月,隆基出资4609.55万元收购了85%的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成为控股股东,专注于单晶电池组件生产。2015年2月27日,隆基股份投资5亿元在西安成立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隆基股份光伏组件业务的整合平台,主要负责电池、组件业务的发展。李文学担任总裁。

QQ截图20170503115102
 
与此同时,隆基股份也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

西安1.15GW单晶切片项目、银川隆基1.2GW单晶硅棒项目和无锡850MW单晶切片项目全面达产,泰州乐叶年产2GW高效单晶PERC电池和组件项目、马来西亚项目部分产能陆续投产,银川隆基5GW单晶硅棒/片项目、云南保山5GW单晶硅棒项目和印度项目稳步推进。

一系列的扩张动作换来的是漂亮的成绩单。2016年财报显示,隆基股份创出115.31亿元营收,同比提升93.89%;15.47亿元的全年净利,同比大增197.36%,基本每股收益0.86元,同比上扬177.42%,扣非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15%,同比增加9.18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27.48%,同比提高了7.11个百分点。

透过企业财报还发现,隆基股份已摆脱了过去单纯依靠硅片来拉动公司营收的传统业务模式,在增加组件这一下游板块之后,活力得以充分释放,正向带动了公司收益。2016年,隆基股份的太阳能组件销售额为57亿元,已超越硅片(50.75亿元),成为公司重要的营收模块。

2012年隆基的收入是17亿,2013年23亿,2014年37亿,2015年59亿——翻开隆基股份历年的财务报表会发现,这家以专注做单晶、专注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单晶成本快速下降的知名企业,除了2012年受尚德坏账影响外,多年来一直保持业绩稳步上升的状况。

性格互补、配合默契
隆基股份稳步推进未来战略


“在光伏这个大起大落的行业里,隆基股份始终能够稳健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技术上不领先就不扩产。”李文学表示,半导体行业有个摩尔定理,18个月技术更新换代一次,为了企业不被淘汰,隆基在设备的引进和先进技术的研发上很舍得投入,首先在技术上确保两到三年甚至三到五年的领先优势,在设备的引进上注重不可复制性。另外,光伏行业变化太快,李文学认为,隆基之所以配合默契、稳步发展至今,与企业管理层的团队默契密切相关。

“李总做事很有激情,热情很高,为人乐观,义气豪爽,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客户,都比较舍得,比较大气,具备企业家的精神,是很有理想的一个人;钟总这个人比较理性,把握全局的能力比较强,看这个行业看得很透,在决策、运营上很有见地;与他俩相比,我更有优势的地方是在国企有过多年的管理经验,更擅长人员调度,能把公司的决策找到合适的人贯彻落实下去。”李文学表示。面对机会,李振国有时候忍不住想尝试一下,“如果遇到的确实是好机会,我们会全力支持;遇到风险很大的机会,钟总会从战略层面提出建议,我会从执行层面提出建议。我们这几年在一起合作之所以非常愉快的,一个是有感情基础,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再有就是共事的时候先把规则订好,大家想法一致、分工明确,再有就是决策的时候先民主再集中。”

李振国带头引领,钟宝申把握方向,李文学稳健助推。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他们的领导下,隆基股份未来的战略的实现还会远吗?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