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光伏行业对质量、技术及市场更加关注,国家能源局的“光伏领跑者计划”更有序引导了国内光伏制造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随着高效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有着高转换效率的单晶组件重新回到聚光灯之下。作为全球新能源500强之一的隆基股份,深耕单晶硅片产品多年,2015年成立全资子公司乐叶光伏后,通过一年时间影响了国内电站应用端的市场格局。随着行业从高补贴政策依赖模式向低补贴竞争力提高模式转变,光伏度电成本大幅下降,未来光伏制造行业将有哪些变化?听听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怎么说。
单晶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中国能源报:隆基股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在2014年年底收购了浙江乐叶,2015年初成立乐叶光伏管理总部,专注单晶硅组件、高效电池,试水单晶组件市场以来成绩喜人,隆基从上游供应商走向终端产品,转型的初衷是什么?
李振国:集团的战略和目标很明确,在整个产业链选取最擅长的环节并形成突破,从而在全球形成竞争力。
自2000年成立以来,隆基始终专注于单晶硅棒、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到2013年我们评估认为基本达成战略目标,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实力水平,隆基成为了单晶硅片全球第一的供应商。但当时的局面是约75%的单晶产品出口,国内的25%中还有一部分被客户加工成电池片出口,即使把单晶品质提高,成本降低,单晶的价值始终没有很好地在中国市场传递至终端,因此决定向下游延伸。
隆基在2014年年底收购了浙江乐叶,2015年初成立了乐叶光伏管理总部,通过一年的时间,乐叶光伏从三线组件品牌发展成国内一线组件品牌,截至目前,乐叶单晶组件产能已达到2吉瓦。
中国能源报:2015年,单晶组件在中国以及全球的光伏市场份额进一步得到提升,目前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在我国及全球的市场格局是怎样的?单晶组件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李振国:从全球市场来看,2014年单晶市场份额在20%-25%左右,2015年单晶超过30%;国内市场而言,2014年单晶的市场份额为5%左右,2015年年底,这一数字超过了15%。
隆基进入电池和组件环节,主要是基于制造单晶硅片成本的优势。由于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成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硅片上,2014年底到2015年初时,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的价格差是六、七毛,基于隆基制造硅片的时间长,规模大,成本低,我们将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的价格控制在每瓦1毛钱的差别,在产品推向市场时我们给客户算了一笔账,电站投资成本相同的前提下,多晶组件(60型)达到255-260瓦,单晶组件(60型)达到270-275瓦,不仅能多出6%-8%的功率数,还能在建设电站过程中节省很多成本,包括土地、支架、人工、电缆等,这样明显单晶有优势,因此推广单晶组件的实际局面并没有想象的难。
单晶组件优势明显
中国能源报:和多晶组件相比,单晶组件有哪些优势?
李振国:总体来说,单晶组件具有四大优势:一,单晶组件具有高可靠性,单晶的晶体结构几乎没有缺陷,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都接近完美;二,单晶更美观;三,单晶符合集约化的理念,因为其单位输出功率高,因此能够节约5%-8%的土地成本、施工成本、建材成本和运维成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单晶每瓦发电量比多晶高出5%左右。
单晶发电量高的原因有四个,首先是单晶工作温度低,高温下工作温度上升缓慢,例如正中午在格尔木,多晶组件比单晶的温升高11度,冬季大概高3-5度,全年平均有5-6度的温度差,由于晶硅组件温度每上升一度,发电效率降低0.45%,因此5-6度的温度差就使单晶发电能力高2.3%;其次是单晶具有宽光谱吸收能力,也就是弱光性好;再有是单晶电站所用的电缆少,这部分影响较小;最后是从长期衰减角度来讲,单晶在第二个月左右达到衰减最大值,之后慢慢恢复,一年以后单晶衰减的性能明显好于多晶,多晶的指标为25年衰减小于等于20%,单晶的衰减为小于等于16.2%。
中国能源报:单晶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根据2015年“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指标,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应分别达到16.5%和17%以上。根据该要求,目前能满足“领跑者”指标的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分别能达到多少?据您判断,单晶组件的成本何时能与多晶组件的成本持平?
李振国:不谦虚的说,单晶可能在未来更快地实现低光伏电价,也只有单晶才能做到,这就是基于晶体的物理结构,单晶是完美晶格,可以把半导体材料的电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隆基这些年里给行业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单晶这种高端产品的成本降下来了。
下一步,随着国家能源局大力推广“领跑者计划”,将会进一步强化单晶份额提升的动力。
我们曾经预计2017年单晶组件的成本会低于多晶组件,目前来看可能会提前发生。现在单晶和多晶电站投资成本是一致的,2016年下半年可以做到单晶电站投资成本低于多晶,因为单晶占地面积更小,节约了土地成本和工程成本。
2020年单晶组件功率或达325瓦
中国能源报: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五年光伏度电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制造端来说,会有哪些大的变化?
李振国:从制造端来说,主要是四个方面会出现大的变化:第一,我们认为不到5年的时间,组件的成本会下降25%;第二,主流组件功率会大幅度提升,现在60型组件的主流功率是260瓦,在未来五年会提升到325瓦,也会有25%的提升空间,那就意味着在电站安装的过程中,所有跟面积相关的成本都会有25%的下降空间,包括土地、建设工程量;第三,基于技术创新和进步,业界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今天建设的电站有25年的使用寿命,而对于五年以后建造的电站,业界有信心说可以用到35年,因此电站的生命周期会得到延长;第四,系统优化方面在未来五年会取得大的突破,其中包括追日系统,目前平单轴技术已经成熟,未来五年双轴追日系统也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增加10%的工程投资就会带来30%的发电量增加。
综合以上因素,在不考虑中国利率下行预期的情况下,未来光伏发电的成本将会有50%以上的下降空间。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意味着去补贴化和平价上网的时代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已经近在眼前了。当然这个过程当中,组件功率的上升是极其重要的事情。我们预计到2020年单晶组件(60型)主流功率会达到325瓦,光伏电价是0.33元/千瓦时;到2025年,单晶组件(60型)主流功率会达到360瓦,光伏电价是0.21元/千瓦时。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