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这两年发展“备受瞩目”,不少企业都想在这条赛道上分得一杯羹。但“热闹”背后,也有企业日子不好过,宝馨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宝馨科技一下子曝出两个“坏消息”。先是子公司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再就是卷入了一桩3亿的诉讼案。子公司走到破产这一步,显然是经营出了大问题。而3亿的诉讼,对本就不宽裕的宝馨科技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要知道,在此之前,宝馨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就已经显露出不少颓势。
宝馨科技的转型之路可以说是“磕磕绊绊”。产能跟不上、技术商业化难推进,在行业价格战中更是节节败退,业绩大幅下滑。2024 年营收暴跌 42.16%,净利润亏损7.67亿元,2025年一季度还在继续亏损。
如今,子公司破产清算,3亿诉讼压身,再加上之前的种种问题,宝馨科技的未来真让人捏把汗。它能不能扛过这波危机,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无法偿还债务 子公司被破产清算
两则公告,将其困境暴露无遗!7月5日,宝馨科技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连云港宝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苏州工业园区鑫春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根据连云港宝馨的财务状况显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资产总额为6830万元,负债总额为8722万元,净资产为-1892万元,2025年1-5月净利润为-116万元。
此次破产清算的裁定将对公司产生影响,连云港宝馨将不再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可能影响公司的利润和负债总额。此外,连云港宝馨的金融负债敞口余额约为825万元,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对该债务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破产清算可能使公司面临履行担保义务的风险。同时,由于连云港宝馨破产清算,公司出售其100%股权的事项也将受到影响,未能顺利进行。
资料显示,连云港宝馨成立于2022年7月,然而,不到三年时间这家子公司便走向破产,也暴露其经营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被国资起诉 偿还3亿出资款
而就在7月4日,宝馨科技还面临着重大诉讼案件的一审判决。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公司需向安徽大禹实业集团返还3亿元出资款及财务成本、律师费等合计3.32亿元。
这场纠纷源于2022年宝馨科技与怀远县政府签约的光伏投资计划,然而宝馨科技与安徽大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争议,最终对簿公堂。据悉,该判决尚未生效,最终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尚不明确。此外,宝馨科技及子公司尚未披露的其他诉讼、仲裁事项涉及的总金额约为1.43亿元。公司将继续关注案件进展,并在必要时进行信息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下旬,宝馨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分别收到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传票和民事起诉状,两起案件合计涉案金额高达4.7亿元。
原告一方均为地方政府背景的投资平台,被告则是宝馨科技及其子公司、关联方高管等。曾经谋划共同推进光伏项目的合作伙伴,如今对簿公堂。
一年亏掉7.6亿 股东质押80%股份
宝馨科技,这家原本在通用设备制造等领域耕耘的企业,也试图在光伏行业中开辟新的天地。资料显示,宝馨科技主营业务为精密数控钣金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火电灵活性调峰业务及环保业务。自2021年开始战略转型以来,宝馨科技围绕光伏、充换电这两大核心领域,推动“光储充换一体化”发展。
2022年,宝馨科技高调宣布进军光伏行业,布局异质结电池与组件,在安徽怀远和内蒙古鄂托克公开的项目投资总额超过90亿元,在安徽和内蒙古,宝馨有2GW HJT+6GW HJT电池组件扩产计划,但相关项目的进展速度相对缓慢。
产能方面,2024 年中报显示怀远一期异质结设备虽已进场调试,但量产进程严重滞后;技术商业化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尽管钙钛矿实验室效率有所突破,但量产需要巨大成本投入。在激烈的行业价格战中,宝馨科技的业绩也大幅下滑,2024年营收下降42.16%至3.36亿元,净利润更是巨额亏损7.67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亏损达2372 万元,资产负债率则升至91.49%,光伏转型项目均未实现量产盈利。
这还远远不够!5月14日,宝馨科技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江苏立青的通知,获悉其所持有本公司的部分股份办理了质押手续及部分股份被冻结及再冻结。
公告显示,5月9日,公司控股股东江苏立青将300万股股票质押给安徽桓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截至5月14日,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江苏立青和南京宇宏已质押15,905.88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1.02%,占公司总股本的22.09%。
宝馨科技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比例已超 80%,融资能力逼近红线。一边是子公司破产带来的债务连锁反应,一边是高达3.3亿元的赔偿判决悬顶,宝馨科技正站在资金悬崖的边缘,其在光伏行业的未来变得愈发渺茫,曾经的转型梦想似乎已渐行渐远,在重重困境之下,宝馨科技能否找到破局之道,尚待时间的检验。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