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网站导航

七省超80GW容量开放,红区“骤减”引行业变局!

刘英丽 2025-07-07 09:14 · 头闻号光伏头条

6月26日,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公示了该市2025年二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截止目前,浙江已有丽水、衢州、温州、舟山、嘉兴5市公布2025年二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合计9.841GW。其中:

温州市可开放容量2506MW,各县区可开放容量预警等级全为绿色;

丽水市可开放容量1838MW,预警等级全绿;

舟山市可开放容量882MW,预警等级全绿;

衢州市可开放容量751MW,辖区内龙游县、常山县、开化县预警等级为黄色,其余地区为绿色;

嘉兴市可开放容量3864MW,8个市县区预警评级均为绿色。

结合此前统计,目前,江苏、甘肃、四川、黑龙江、湖南、海南、浙江七省已经公示的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已超80GW。

其中,江苏省无锡市可开放容量39GW,连云港5.2GW,南京3.4GW,宿迁1.6GW。

甘肃省各地二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中,兰州市可开发容量最高,约3.6GW;酒泉其次,共1.3GW。

四月,四川省多地陆续公布了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其中,遂宁市、凉山州、广元市、自贡市、雅安市41个区县可接入容量达1.53GW,成都市可开放容量共4.5GW,攀枝花为287.07MW,内江市为1569.76MW。

四月底,黑龙江省公布13市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其中哈尔滨容量最大,为979.63MW;大庆其次,总容量411.2MW。

四月中旬,湖南省岳阳市、株洲市、湘西州公示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分别为637.1MW、287.98MW、179.01MW。

5月初,海南省公示的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海南全省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合计1GW。

另外,5月21日,辽宁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全省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结果。根据公告,辽宁省第二季度红区继续减少,仅剩两个地区。

80GW的数字背后,一场颠覆性的产业革命正在上演:柔性输电技术突破让电能输送效率跃升30%,智能电表普及率达95%,AI负荷预测精度突破98%。正是这些共同撕开了分布式光伏消纳的天花板。

而光伏红区骤减,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数字游戏,更是一场光伏企业技术厮杀、市场竞争的生死局。

光伏消纳红区骤减,一方面是一场光伏企业的技术淘汰赛。当并网不再是障碍,光伏组件竞争就会回归本质:光电转换效率成为关键。“以前大家拼的是谁能把组件卖得更便宜,现在拼的是谁能用同样的面积发更多的电。”而这将进一步推动光伏技术的迭代,掌握24%+效率组件的企业或将成为行业赢家。

根据2025年6月TaiyangNews最新发布的《顶级光伏组件报告》显示,目前仅有爱旭ABC组件(全背接触技术)与隆基HPBC组件的效率超过24%。

“效率”将成为光伏企业突围的关键,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技术、效率、成本三者的综合较量。

另一方面,红区消亡不等于光伏市场萎缩,江苏、浙江等高开放容量省份成为光伏企业重点争夺市场,如何与地方政府、电网深度合作将成为关键。东北、西南等新兴市场必将吸引新玩家入局,进而冲击传统龙头企业的总体市场份额。这其中,具备“光—储—荷”协同优化能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将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未来光伏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能否通过数字化工具最大化绿电价值,以及能否构建开放兼容的能源聚合平台。

光伏红区减少不仅是电网开放的胜利,更标志着光伏行业进入“精耕时代”。短期来看,光伏企业需要抢占高容量区域(如江苏),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而从光伏行业的长期发展考虑,光伏企业必须通过技术溢价(高效组件)、模式创新(VPP)、生态协同(电网/金融)构建壁垒。最终存活者将是那些能用1度电创造3倍价值的“光伏新物种”,而非单纯依赖政策红利的玩家。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