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跨界而来的企业众多,近期在风口浪尖上的沐邦高科比较具有代表性。可能是该公司运气不佳,在错误的时间节点进入行业,红利没吃到多少,反而是挫折不断!
沐邦高科原以益智玩具业务为主,2022年跨界收购光伏企业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后转型,但光伏业务并未为其“增光添彩”,这家企业入局光伏后,一直处于“危险”边缘,项目屡次“生变”,业绩接连“受挫”,2024年更是传出了工厂停摆、员工放假、欠薪、欠设备款等消息。
2025年,沐邦高科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更是暴雷频繁!
一个月账户遭六次冻结 施工方撤场
6月27日,*ST沐邦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悉,公司部分银行账户及募集资金专户资金被冻结。
经公司自查,本次银行账户被冻结,原因主要系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三”)与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广西沐邦高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沐邦”)的诉讼。
具体情况如下:2025年1月17日,广西沐邦与原告中电三签订了《广西沐邦高科10GWN型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合同》,合同金额2亿元。合同签订后,中电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施工义务。2025年4月26日,广西沐邦因资金问题通知施工方撤场。截至目前,广西沐邦向中电三支付了2,000.00万元款项,剩余款项尚未支付。中电三向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金额为59,285,923.33元,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截至该公告披露日,公司银行账户累计被冻结12,443.72万元,其中募集资金专户被冻结12,429.20万元(存在多轮冻结)。
世纪新能源团队了解到,这已经是其六月第6次发布相关公告,在6月6日、6月12日、6月17日、6月18日、6月25日以及6月27日,该企业均有账户冻结相关信息披露。
而除了现在已经撤场的项目,日,沐邦高科发布公告称,由于目前沐邦高科10,000吨/年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项目实际进展不及预期,募集资金到位时间晚于预期,项目建设进度延后,再次延期。
据不完全统计,TOPCon电池片方面,沐邦先后在南昌安义、湖北鄂州、广西梧州、安徽铜陵、山西忻州抛出了TOPCon电池片、硅片硅棒扩计划。其中,南昌安义计划投资70亿元(一期40亿)建8GW TOPCon,鄂州项目计划投资48亿建10GW TOPCon,梧州52亿也是10GW TOPCon,安徽铜陵计划投资70亿分两期建设10GW-N型高效电池片、10GW切片项目。不含已经“黄了”的安义、鄂州项目,广西梧州、安徽铜陵和山西忻州计划投资总额达到了162亿元。包括这些项目在内,其抛出的扩产计划总投资额达到280亿元。
业绩预告“注水” 85后董事长遭公开谴责
6月23日,沐邦高科(*ST沐邦,SH:603398)发布公告称,因2024年度业绩披露问题,上交所对公司、时任董事长、代董事会秘书廖志远、时任财务总监汤晓春予以公开谴责。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在今年1月24日,沐邦高科曾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以下简称“《预亏公告》”),预计全年营收在3.3亿至3.5亿元之间,净利润为-5.2亿到-4.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4.4亿元到-11.7亿元,并称不存在可能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
然而在三个月后,沐邦高科突然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更正公告》(以下简称“《更正公告》”),确认2024年营收为2.77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营收更是不足2.6亿元,而净利润为-11.62亿元,均与《预亏公告》披露的对应数据有较大的差距。
对此,上交所认为,在公司净利润为负的情况下,营业收入是否低于3亿元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对公司股票是否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重要判断。但公司业绩预告中关于营业收入是否低于3亿元披露不准确,也未对影响营业收入预计因素进行任何风险提示,未向市场充分提示公司将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上交所还表示,公司预告净利润与实际净利润差异幅度较大,且业绩预告更正不及时,可能对投资者决策造成重大影响。
基于上述违规行为,上交所决定对沐邦高科、时任董事长、代董事会秘书廖志远、时任财务总监汤晓春予以公开谴责。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廖志远,1987年3月出生,38岁,历任中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江西国联大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2021年11月至今任沐邦高科董事长。
严重违规 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业绩预告与实际不符合,还有更加严重的后果!
2024年,沐邦高科营业收入急剧下滑至2.77亿元,同比大幅下跌83.2%;净利润更是深陷泥潭,亏损高达11.62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超过42倍。
这一惨淡业绩直接触碰了退市的红线标准——即净利润为负值且剔除非主营业务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不足3亿元。
更为糟糕的是,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世纪新能源团队了解,其内控被否是因为,将募集资金以支付供应商货款的形式付款后,再通过关联企业借款的形式,回流到沐邦高科,沐邦高科用来归还银行借款和供应商欠款,涉及金额2.192亿,导致募集资金违规使用。
5月6日起,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沐邦高科”正式变身“*ST沐邦”。
据悉,其业绩崩盘的核心根源在于公司流动性的彻底枯竭。2024年,公司经营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17亿元和-7.28亿元。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其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2.61亿元,短期借款大幅增长73.64%,达到4.42亿元;同时,应付账款累积至8.73亿元。此外,公司的毛利率急剧下滑,跌至-91.14%。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