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网站导航

氢能重卡装备组装线及氢能展示中心项目:“氢”尽全力破难题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刘英丽 2025-05-09 10:26 · 头闻号氢能项目

一线,是实干的舞台,是创新的战场,更是发展的关键。在这里,广大干部职工用汗水诠释担当,以智慧攻克难题,聚焦年度发展目标积极贡献力量。山西建投微信特推出“聚焦一线”专栏,用镜头和笔触报道一线大干快上的火热实践,挖掘技术创新的亮点,分享实用的管理经验,展现党建引领的强劲动力,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团结奋斗、迎难而上,以实干实绩谱写集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氢能重卡装备组装线及氢能展示中心项目。

在清徐县梗阳大街上,一个庞然大物正在加紧建设——这就是美锦氢能重卡装备组装线及氢能展示中心项目。该项目是省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3.5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2.5米。山西建投建筑装饰公司负责氢能展示中心外立面幕墙和金属复合屋面工程。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氢能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

美锦氢能重卡装备组装线及氢能展示中心项目

破解斜面幕墙建造密码

氢能展示中心整个建筑造型呈不规则椭圆型,幕墙设计为“上宽下窄”的斜面,与传统的垂直幕墙不同,每块玻璃或金属幕墙面板的尺寸、曲率不同,每根立柱的安装角度也不相同,且对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要求极高,给项目施工带来巨大挑战。

项目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针对366根异形立柱定位偏差、曲面屋顶应力集中等难题,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等领域专家“会诊”,重点围绕斜面幕墙骨架定位、曲形屋顶檩条安装、主入口大跨度拱形区域铝板精度等关键技术进行多次实地勘测、研讨论证、方案调整。

美锦氢能重卡装备组装线及氢能展示中心项目BIM模型

为使施工方案更加精准,团队采用高精度3D扫描仪对中心进行了全景测绘,生成843亿个数据点的三维模型,为中心制作了精确到毫米的“数字双胞胎”。BIM技术团队利用三维模型为每根18.5米立柱定制安装参数,通过数字化预演提前发现并解决19处潜在施工冲突,使放线工作从45天缩短至21天,提升了施工效率。

安装前,技术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提前进行了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在安装时,可通过平板电脑实时查看立柱三维坐标,366根立柱都经过激光定位、动态校准、数据复核三道校验,使总体施工精度控制在6毫米以内、测量定位精准度达到99%,施工精度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打造绿色低碳气枕膜穹顶

项目创新采用穹顶钢结构和ETFE气枕膜结构技术,解决了膜结构作为大型建筑屋面的采光、遮阳、排烟难题。

美锦氢能重卡装备组装线及氢能展示中心项目

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理念。ETFE气枕膜这种新型材料透光率高达95%,能大幅提升自然采光效果,属于100%可回收材料;多层气枕结构形成的空气隔热层,能有效阻隔热量传递,达到遮阳效果的同时,减少空调能耗26%以上,实现节能减排。气枕膜采用德国Texlon系统的智能熔断排烟装置,当遇到火灾时,气枕膜会自动熔断形成排烟口,确保消防安全。与传统玻璃穹顶相比,同样的面积,ETFE气枕膜结构的重量减轻了90%,实现了大跨度单层钢网壳结构的微变形控制。

此外,该穹顶还配备了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气压和透光率,实现节能环保与智能化的完美结合。

人人上讲台赋能项目建设

技术人员上台分享施工经验

为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难题,项目开展了“人人上讲台”活动,让有经验、懂技术的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等不同岗位人员登台授课,解决荷载分布不均、BIM模型优化、高空风险作业、班组交叉施工等难题的同时,搭建了项目知识库,异形幕墙定位、高空作业防护、新型膜材施工等实用经验被收录至库中,实现了内部经验共享,知识传递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专题培训近90次,内容覆盖施工全链条关键环节,有效提升了团队整体专业水平。

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总体进度已完成70%,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施工现场,项目外围北侧幕墙铝板已全部完成,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倾斜玻璃幕墙铝型材框架和屋面保温层安装工作。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