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网站导航

曹妃甸论坛开幕 新加坡人力部部长颜金勇发表演讲

21世纪新能源 2009-10-17 04:53 · 头闻号光伏会议

颜金勇:尊敬的郑必坚主席、尊敬的唐山市政府赵勇书记,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受唐山市政府的邀请来参加“首届曹妃甸论坛”。

今天莅临的诸位领导和嘉宾的阵容就知道大家对唐山曹妃甸论坛的重视,我希望借此机会与在座的各位来宾分享新加坡在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方面的经验。

世界走向城镇化的趋势日益显著,目前全世界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根据联合国的预计这个数字将在2030年攀升到61%,全世界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也将从30亿增长到50亿。这将创下全球人口居住在城市的新高。

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然而这将给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比如资源的过度使用、环境的拥挤以及噪音和污染等,这些问题导致全世界的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课题日益关注。新加坡土地和资源有限,所以在我们发展的初期就拟定了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确保世世代代能持续发展,我们谨慎地制定了资源、环境和社会这三方面的发展原则。

首先在资源方面,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小国,新加坡需要充分的利用我们珍贵的资源以获取更有效的效率。这包括更有效的使用资源、人力资源、水源等来发展未来的发展需要。新加坡国土只有700平方公里,人口却接近500万,在城市规划方面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土地用途,以满足新加坡人口短期和长远的发展。在包括依照经济和人口发展需求来划分工业、住宅、娱乐及社区用地,除此之外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发展,如公共道路和地铁列车。为了平衡各方面的需求,我们拟定了一套宏观发展蓝图,制定了未来40到50年的长期土地使用策略。在宏观计划的基础上再规划10年到15年的近期发展。

新加坡业面临水源短缺的问题,虽然新加坡60%的面积已经被用于收集雨水,我们必须确保水供是丰富的,我们提供了4个不同的水供来源。其中于2000年推出的新生水,也就是再循环水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将废水处理后生产新生水,新生水可以提供高达15%的需求。加上明年新产投产之后,总供应量将达到30%。新加坡是依靠进口燃料来满足我们对能源需求的,因此节约能源是举国上下的责任,这需要政府、能源供应商、企业和每个家庭居民一同努力,我们的监督发展局开展了一个试点项目,将于2015年之前在30个住宅区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了满足能源的需求我们也投资于科技研发。今年初我们通过捷径能源研发计划,拨款1000万美元,支持8项太阳能项目。

第二,人力资源的短缺是我们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的策略是要建立一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劳动队伍。我们正在扩大和发展教育和培训的规模。随着人口的老化,我们鼓励雇主聘用和留住年长的雇员,让工友达到退休年龄之后还能工作,往后提升到67岁。我们正在为这项法令的推行做好准备。我们也推出了公积金终身计划。

目前新加坡的城市环境位于世界前列,根据2009年数字调查显示,新加坡在总体生活数字上位居亚洲之首,在全球215个国家中,从2008年的第32位跃居到第26位。这项调查还显示,新加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名列前茅,主要体现在水电供应、电信服务、公共交通和机场的国际化等领域。这体现了我们合理的城市规划已经成功的结合了不同层面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

除了合理利用资源之外,我们还需要为后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的环境。去年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目的在于保障新加坡能够维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今年初委员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帮助新加坡落实发展整个城市的可持续性,我们也推出提高能源效率的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150个生产设施和建筑申请参与这项计划,估计每年能够节约40万兆瓦小时,这等于3000万美元。

另一项举措是全民共享水源计划,或简称为ABC水源计划。“A”就是活跃,“B”就是优美,“C”代表清洁。这项“ABC方案”是2006年推行的,致力于改造我们的排水系统,使我们城市的溪流、湖泊变得美丽干净和充满活力。通过这项计划我们需要为国民创造新的生活空间,让他们更亲近水源。新加坡采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三方合作,人民、企业跟政府。从新加坡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以来,新加坡政府就同私人企业联手进行建设,这种政府与企业的联合模式使新加坡的私人企业在城市建设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这些企业服务的范围包括了城市规划和咨询、城镇建设和管理、固体垃圾和水的处理、地面交通设施和空港、海港的管理,社会团体和个人在维护城市的绿色与清洁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全国每年都会展开大型的节水、节电宣传活动。提醒和鼓励国人减少用电和用水,例如常年的“绿色与清洁运动”,就是为了鼓励新加坡人在环保方面的良好习惯。

第三,社会方面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我们必须很好的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在我们提高生活素质的同时,也要确保每一位国民不至于掉队。新加坡经历了不同的生产发展阶段,60年代到80年代,我们从劳动密集型经济转向技能密集型经济,90年代起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