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网站导航

电费1.4元/度,肯尼亚光储市场,真的能杀进去了?

刘婧媛 2025-11-17 10:19 · 头闻号光伏头条

一说起非洲,脑海里立马能够浮现出,非洲大草原上成群结队动物奔腾的壮阔场面!

然而,非洲的“电荒”也成为这片充满野性与生机的土地上,无法回避的另一面。

非洲超6亿人难以获得稳定的电力,农村用电率仅20%,即便通了电的区域,频繁停电也成为了常态。

地处东非大裂谷的肯尼亚,当地大部分地区未接入国家电网,柴油发电机成为电力供应的主要依赖,高昂的成本不仅制约了居民日常用电,更直接拖累当地的生产与经营。

然而,当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新建楼盘因未配装光储系统被征收15%“赎罪税”,当农村杂货店店主,通过分期租赁光储设备避免断电损失时,肯尼亚的光储市场正在从政策强制与民生刚需的双重驱动下,加快了光储产业发展的步伐。

肯尼亚,市场商机有多大?

肯尼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太阳能辐射年均5-6 kWh/m²/天,远超德国(3 kWh/m²/天)等光伏强国,也远高于全球光伏资源平均水平。

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启动,让肯尼亚成为辐射东非2.8亿人口的枢纽,人口年均增长 2.2%、GDP增速5.5% 持续拉动电力需求年增6%,再加上肯尼亚制造业占比从9%提升至20%的目标驱动,蒙巴萨经济特区等工业区的电力需求也全面激增。

随着城市化进程、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肯尼亚的能源需求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2月峰值负荷达到了2.177GW。

数据来源:光狐市场PVFox,Source:EPRA

尽管如此,肯尼亚却面临电网覆盖不足的突出问题,输配电损耗率高达23%,电网设备老旧引发频繁停电,2023年制造业因停电遭受的严重损失达43.8亿肯先令(约合2.3亿人民币),占到了全国GDP的0.6%。

电网建设滞后与清洁能源转型的双重挑战下,政策层面的红利频出,进一步成为了肯尼亚光储市场爆发的“催化剂”。

2025年1月实施的“能源抵消税”中明确规定,首都内罗毕新建办公楼必须配套安装光伏+储能系统,否则将被额外征收15%的“能源抵消税”,这一强制要求迅速激活了光储产业领域。

例如,Tatu City工业园就实现100%屋顶光伏覆盖,园区企业电价从0.23美元/千瓦时降至0.11美元/千瓦时,夜间生产依赖储能供电,柴油发电机使用量大幅下降90%。

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肯尼亚将太阳能电池板进口关税归零,锂电池储能系统增值税从16%降至8%,直接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

这些政策吸引各国企业的加速布局,中国组件厂在蒙巴萨自贸区设厂后,通过本地化生产将组件价格从$0.28/W降至$0.23/W,降幅达到了18%。

近期,肯尼亚推出的净计量政策虽设置了功率限制(户用单相小于4kW、工商业不超过1MW)和总量管控(未来五年总容量100MW),但仍为分布式光储项目提供了合规的路径。

尽管多余电力仅能以用电价格一半的积分抵扣,且积分年度到期,但对于高电价的工商业用户而言,分布式光储却具备很高的性价比,光伏+储能平均3年就可以回本,而单纯光伏项目回本周期会更短。

肯尼亚2024年装机量369MW,PAYG(先付后用)光储用户3年增长400%。这个东非的国家,持续优化的政策体系和庞大的离网用电需求,成为非洲增长最快的光储市场,目前正从能源转型试验场蜕变为光储企业的淘金地。

离网、微电网刚性需求爆发

根据Worldometer数据,2025年肯尼亚总人口约5753万,城镇人口占比31.93%,农村人口占比达68.07%。当前电网覆盖尚不完善,杂货店、诊所、农户等居民的基础用电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离网用电的市场需求正日益凸显。

在肯尼亚,民用电价要0.8元/度(人民币),这使得微型光伏发电系统,占到了几乎40%的市场,一块0.5-2平米的光伏板,甚至不需要连接变压器和逆变器,发出来的直流电就可以让电灯、电视运行,几百块钱就可以满足非洲居民的基础生活需求。

在农村地区,“光储即服务”的PAYG(按需付费)模式正以每天740套的速度普及。

PAYG模式的出现解决了支付能力与用电需求的矛盾。这种“先使用后付费”的租赁模式,以低首付、分期支付的方式降低了用户门槛。

例如,5kWh光储租赁套餐仅需首付$10。2021-2024年间,肯尼亚PAYG光储用户数量增长400%,农村离网市场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在政府主导的农村电力普及项目更让需求规模化释放下,肯尼亚KOSAP项目覆盖14个县,计划到2030年建设25万个独立光伏系统和120个微电网工程。

不同于部分国家的集中招标模式,肯尼亚更倾向于拆分标段、年度开标,这种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为更多参与者提供了机会,也保证了项目需求的持续性。

数据来源:光狐市场PVFox,Source:EPRA

工商业领域方面,肯尼亚工商业电价高达1.4元/度(人民币),高昂的电价则催生了分布式光储的刚性需求,而光伏+储能的模式能够大幅降低用电成本。

在凯里乔地区Kiptagich茶厂安装2MW光伏+1MWh铅碳储能系统后,每年节省电费$48万,投资回收期仅2.7年。

内罗毕服装厂Rivatex,通过非洲开发银行的担保计划获得$320万贷款,安装光储系统后每月节省能源成本$4.3万,高收益吸引了大量工商业用户,工商业分布式光储市场正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此外,本土化技术创新持续降低成本门槛,本地企业Azelio开发的铅碳电池技术,将循环寿命提升至2000次,远超传统铅酸电池的500次,而成本比锂电池低 40%,可以适配农村市场的性价比需求。

这个东非国家以独特的市场环境,成为检验光储技术、金融模式与运维能力的市场,也为全球光储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开拓空间。

风口之上仍有荆棘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肯尼亚光储市场仍存在许多挑战,考验着中国企业的本地化的运营能力。

融资难题首当其冲,当地商业银行贷款不仅利率高、期限短,还要求土地抵押等硬性条件,而国际气候基金虽利率较低,但项目认证耗时会长达18个月,可能错失市场的窗口期。

这种融资难的情况下,需要企业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既要对接国际开发机构的低息贷款,也要探索新的模式适合本地场景的创新金融方案。

此外,在当地缺乏健全的运维体系,2024年雨季,肯尼亚西部因光储系统缺乏防雷设计,导致23%设备损坏,而平均维修等待时间长达47天,直接影响医疗的冷藏柜等关键设备的运行,所以,可以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开发适合肯尼亚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光伏电站运维方案,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快速的运维响应将是肯尼亚光储市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肯尼亚国企KenGen在2026年招标的500MW/800MWh储能项目中,明确要求本地化率≥40%,并配套电子废物处理方案。

由此可见,在肯尼亚电子废物处理属于强制要求,目前80%的废弃铅酸电池被小作坊暴力拆解,导致拆解点周边土壤铅含量超标300倍,而光伏板中的重金属若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随着新能源项目的逐步扩大,环保的要求压力将持续上升,中国企业需要提前布局回收体系,也可以参考当地Solarsaver的“电池以旧换新计划”,与本地机构合作建立回收网络,这样才能符合政策监管要求。

当前,肯尼亚电力系统具有显著的特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夜间需求低迷、高峰时段调节能力不足,尽管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青睐,但波动性也增加了电网的脆弱性。

高峰时段(晚6-9点)需求激增,而非高峰时段(晚10-晨6)需求低迷的现象,导致高峰限电与非高峰弃电情况并存,无论是电站级还是电网侧的电池储能系统,都将在肯尼亚的能源领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根据Infolink数据,尽管中国全球光伏组件出口1-7月同比小幅下降2%,但对非洲市场出口达达到8.89GW,同比去年6.1GW大幅上升46%。

肯尼亚当前区域市场规模虽然有限,但电动汽车普及与光伏应用领域的表现,已充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能源转型加速与全球光伏供应链转移背景下,东非经济体已经成了全球新能源企业重点盯着的新兴市场。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