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燃料电池汽车从示范运行迈向商业化应用,市场对适配新阶段的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骥翀氢能重磅推出金属电堆产品MH290,一举打破国内金属电堆在性能、寿命、成本上的三重桎梏,再次以标杆级产品领跑行业!
作为骥翀氢能的核心新品,MH290的性能参数全面刷新行业认知:单堆峰值功率达410kW(0.637V 2.9A/cm?),创下行业新记录;设计寿命突破3万小时,成功补齐商用车电堆寿命短板;比柴油车更低的全生命周期成本(TCO成本),在氢能干线物流场景中,更能完全满足经济性运营的需求。这款产品的问世,不仅彰显了骥翀氢能的硬核技术实力,更成为中国氢燃料电池技术再迈新台阶的标志性事件。而实现诸多突破的背后,源于一套独特的产品设计理念。
“我们电堆寿命大幅度提升的核心,在于产品设计始终围绕TCO成本最低去展开,”骥翀氢能创始人、董事长付宇博士接受高工氢电专访时,简明扼要地解释了设计逻辑,“这意味着我们从用户角度,从‘算总账’出发去开发产品,一方面通过优化电堆性能和结构降低氢耗、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建议用户在高效区间运行,最终实现电堆寿命延长与车辆整体应用成本降低的双重目标。”

场景定义研发,30000h寿命的设计逻辑
接下来的访谈中,付宇博士进一步阐释了MH290的设计理念。
从宏观层面来看,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推动下,国家投资发展氢能产业的决心非常坚定,这让企业进一步增强信心去做相应的规划,但氢能产业的商业闭环尚在探索过程中,燃料电池作为下游应用的核心产品仍存在“耐久性不足、效率有待提升、成高本”的痛点,这给企业制定战略方向及业务形态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骥翀氢能结合自身强大的正向电堆研发能力,紧扣行业痛点,从实际场景出发,推出金属电堆MH290。该产品在干线重卡高速工况下,可实现30000小时设计寿命的重大突破,较上一代MH170寿命直接翻倍。而这一突破的核心,源于公司“TCO成本最低”的设计理念——摒弃示范阶段“为满足补贴、仅控眼前部件成本”的局限,转而从整体的经济性出发,通过提升电堆的综合性能,强化高效运行的特质,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化。
具体是怎么提升综合性能的?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1)材料端:骥翀氢能除了采用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抗腐蚀导电低成本涂层,还联合供应商定制化开发了耐疲劳膜电极材料,从源头抑制衰减问题。
(2)电堆设计端:除优化流场结构设计外,还优化了密封设计,确保气体的密封性,减少气体泄漏(密封面应力降低15%,泄漏量远低于国标)。同时,还通过自动化装配,精确控制零件的组装位置,提高装配精度和一致性,额定点极差低于10mV、峰值点低于16mV,可确保电堆更高的可靠性。
(3)电堆应用端:引导客户在高效区间运行。氢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与输出电压存在直接关联,这一关系源于电化学反应的固有特性。当输出电压在0.70-0.75V高效区间,氢燃料的转化效率能实现显著提升,可从常规的50%提升至约60%,进而大幅降低氢耗,而氢耗在TCO中占比最高。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电堆输出功率会降低,电堆成本会相应增加,这也正是开发大功率单堆及降低每千瓦电堆成本的意义所在。
通过这种对电堆进行“材料-结构-使用”的系统性优化与精打细磨,MH290成功突破金属电堆寿命瓶颈。继5年前MH170问世创下多项行业纪录之后,骥翀氢能再次凭实力站在了行业巅峰。这将极大地推动燃料电池技术在交通运输、分布式发电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加速整个氢能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

成本革命,推动行业从示范向商用“跃进”
当前整个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正处在从政策输血迈向自我造血、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过渡期。氢燃料电池的长寿命、成本经济性是产业顺利迈入新阶段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骥翀氢能MH290在寿命创下行业奇迹之外,成本管理也表现不俗。
基于0.65V工况对比,MH290较上一代产品成本下降了80%,这在国内金属板电堆企业中,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更具前瞻性的是,按照骥翀氢能的规划,MH290成本在未来2年内还会有1-2倍的下降空间,并且这种下降并非完全依赖规模效应,核心还在于产品设计与工艺迭代。
“我们依托于核心团队二十五年在燃料电池探索上的深厚积淀与宝贵经验,‘死磕’产品性价比,在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路子。现在公司的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具备相当的优势。”付宇深有感触地说。
MH290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已经转化为市场吸引力。产品在今年7月底发布后已有3家行业出货量前十的客户接受MH290电堆产品,进入联合开发阶段。伴随行业发展阶段的持续演进,可以预计,认同该理念的企业会逐步增多。在过往的示范阶段,“电堆-系统-运营”呈割裂状态,各环节仅围绕自身降本独立推进。如今,行业即将进入商业化闭环构建的新阶段,整体经济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就为其TCO理念的落地创造了条件。骥翀氢能MH290的应用潜力巨大,未来空间可期。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氢能已从技术储备跃升为我国能源体系重构的核心抓手,今年国家利好政策更是持续不断。10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正式发布,明确氢燃料电池汽车2030年、2035年、2040年保有辆目标分别达50万辆以上、100万辆以上、400万辆以上。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布,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氢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给行业带来了希望。
但是,唯有技术实力过硬者才能拥抱希望;未来产业红利的分配,只属于拥有扎实产品的企业!
骥翀氢能是典型的“科学家创业”企业,核心团队对产品的极致追求,让其成为氢能行业金属电堆的标杆品牌。乘着“十五五”氢能市场的政策东风,在寿命和经济上实现双重突破的MH290,在高速物流、钢厂、矿山等场景上大有可为,成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是必然。而这只是起点,我们相信,一个能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以独特思维满足客户需求、引领客户需求的企业,在产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能凭借强烈的创新意愿、动力和实力稳居行业前列、成名副其实的引领者。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