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网站导航

阳光小课堂 | 海上光伏破局之道:科技赋能盐雾与高湿挑战的应对

刘英丽 2025-08-28 16:21 · 头闻号光伏头条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海上光伏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海洋能源利用方式。然而海上永不消散的咸涩盐雾、极端的高湿度却给电站带来了严峻挑战:设备容易生锈腐蚀、发电效率受损、维护成本高等等,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海上光伏组件必须具备更为硬核的“生存技能”。

海上光伏发电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模式,是将“光伏发电站”从陆地搬到了海上,海洋光伏相较陆上光伏,具有天然的环境优势,水面开阔没有遮挡物,日照较长且利用充分,可显著提升发电量,海上光伏发电量相较于陆地光伏高 5%-10%。

盐雾侵蚀:海洋环境中的首要威胁 

然而海上从来不是光伏的理想温床,反而对光伏系统构成了多重显著的威胁。海上盐雾是光伏电站的首要挑战,海水和风中的盐分会附着在设备表面,造成金属支架、接线盒等部件电化学腐蚀,导致材料强度下降、结构损坏甚至电气短路,显著增加维护成本并缩短设备寿命,尤其影响电子元件性能。

为应对这一难题,阳光能源 Giga-N 系列海上光伏组件构筑了双重防线。其采用了海上镀膜液玻璃技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致密且坚固的防护涂层,能有效抵御盐雾的直接侵蚀,显著减少盐分在玻璃表面的附着与滞留,从而保持玻璃的长期高透光率,最大化地利用每一缕海上阳光。

同时,阳光能源摒弃了传统的金属边框,选择特殊材料——聚氨酯,搭配的超耐候水性聚氨酯涂层不管边框是干燥还是被海水打湿,都能牢牢地粘在上面,完全不会剥落,而且非常耐磨,沙子灰尘很难把它磨坏。更厉害的是,就算在实验室里用强光连续模拟海边暴晒好几年的严酷条件(6000h测试),这涂层的颜色和光亮也几乎没什么变化,和新的时候差不多。这充分证明它极其耐晒、耐用,能长久保持稳定。

高湿渗透:持续潮湿带来的多重隐患

除了盐雾,海洋上持续笼罩的高湿度是另一项严峻挑战。海洋环境的高湿度使水汽容易在设备内部或连接处凝结,这会降低电气绝缘性,增加漏电和短路风险。而且,持续的潮湿环境会加速组件封装材料的老化和剥离,损害发电效率和可靠性。昼夜温差大时,凝露和蒸发的反复循环更会加剧设备老化损坏。

(此图由AI生成)

对此,阳光能源 Giga-N 系列海上光伏组件构建了多重密封防水保护。其核心在于防水接线盒,这意味着即使在长期浸泡或巨大水压下,也能确保内部电路绝对干燥,滴水不进。组件内部采用高阻水率封装胶膜,在核心电池片周围形成严密的防水屏障,最大程度阻挡水汽向内渗透。此外叠加边缘加强封装工艺,特别强化了边框与玻璃、背板等连接处的物理密封性,层层设防,打造整体滴水不漏的防护体系。

作为深耕光伏技术前沿的力量,阳光能源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海上光伏产业的稳健前行,让大海深处的每一寸阳光,都能安全、高效、稳定地转化为服务人类社会的绿色动能,书写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篇章。

除了海洋环境外,在沙漠电站、工业区周边、干旱地区等场景中,光伏组件还面临着另一个普遍性挑战——灰尘沉积,不仅会导致发电效率损失,还会因频繁的人工清洗又带来巨大的运维成本。在下⼀期内容中,我们将揭秘:阳光能源防积灰组件的科技屏障,即刻关注【阳光能源】公众号,期待我们“阳光⼩课堂”的下⼀次分享。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