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至12日,ESIE 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盛大召开,展会现场热闹非凡,吸引近 800 家国内外储能全产业链参展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全球市场的拓展机遇。
展会中,储能企业纷纷推出新品,包括大容量储能电芯、构网型储能产品、液冷储能电池系统等。小编整理了超50家企业的储能新品,经梳理分析,从中洞察到几大趋势。(文章后附超50家企业80+储能新品汇总表)
1、大容量电芯渐多,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提升
本届展会上,大容量电芯成为企业技术竞争的焦点,多家企业推出300Ah+电芯产品,并逐步向500Ah+、甚至700Ah+迈进。
如,宁德时代发布587Ah电芯,能量密度达430Wh/L,全寿命周期的可吞吐电量较上一代提升48%;楚能新能源推出全新一代472Ah大容量储能电芯,单颗电池标称能量达1510.4Wh,能量密度高达195Wh/kg,支持15000次循环,匹配光伏设备25年使用寿命。
欣旺达推出625Ah大储电芯,实现了单电芯“精准2度电”,能量密度达 426Wh/L,较314Ah 系统能量提升36%;南都电源推出783Ah超大容量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430Wh/L,循环寿命超10000次。
2、构网型储能产品亮眼
为应对新能源并网挑战,构网型储能成为技术新方向,此次展会多家企业也推出了构网型储能新品。
如,特变电工新能源的构网型组串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破解新型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电能质量控制、控制系统解耦四大难题。
禾迈股份构网型大功率液冷储能变流器HPCS2500,具备1.5倍10s过载能力,支持在最低SCR=1.0的极弱电网条件下稳定运行;具备更高功率密度,较上一代PCS功率密度提升约45%。
3、智能化与AI深度赋能储能产品
此次储能展,众多企业的新品展示出智能化与 AI 深度融合的显著趋势,AI 技术紧密地渗透至储能系统设计、运维及安全防护等多个环节。
如,运达智储VoltVlock-L417 液冷工商业储能系统,采用全新的电芯AI健康管理系统,有效达成三级(包级、簇级、PCS)过流保护,创新AI防生热平衡,散热损耗直降33%等。
远景储能EN8 Pro 智能体储能系统,基于AI大模型,内置Trade Agent交易智能体和Grid Agent构网智能体;该产品搭载远景动力700Ah+储能电芯,循环寿命达到15000次,标准20尺集装箱容量达到8MWh+。
双登集团AI智眸系统,配备多层级、多维度一致性评估引擎,提前72小时发出预警,将系统级风险预判准确率大幅提升至99.7%;先进的AI诊断算法将故障定位时间缩短至30秒以内等。
4、注重储能安全创新,多层“防护”成标配
近年来,海内外储能事故频繁发生,储能产品的安全问题被推至“风口浪尖”,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此次展会的产品也更加注重于安全性能提升,安全理念贯穿从电芯到系统的各个层级。
如,欣旺达推出的2MWh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采用六层立体防护设计,包括PACK级全氟己酮消防方案,提升热失控抑制效率300%;鹏辉能源新一代风鹏600Ah+大电芯,通过纳米盾技术、凝胶阻燃电解液技术、蜂巢碳冷技术三重防护策略,强有力构筑其安全壁垒。
东方日升推出的eTron 5MWh液冷储能系统搭建起从电芯到系统的五级防护体系,电芯经过严格测试,实现高效液冷散热;其iCon 125kW/261kWh工商业液冷储能一体机,从电芯到系统设有九重安全保护,配备PACK级消防装置,能及时遏制热失控风险。
不难看出,储能企业正积极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以降低储能事故发生的风险,为储能行业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以下为部分参展企业的储能新品及重磅产品: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