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网站导航

电力市场体系多元化正当时!

仲蕊 2023-10-16 09:20 · 头闻号光伏分析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将逐步成为主体电源,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马莉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主办的“‘双碳’目标下电力低碳保供策略与政策研究系列研讨会”上指出,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导致能源供应成本大幅增加,降本需要技术、政策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多元电力价值体系,进一步发挥电力市场体系的多元化价值。

确保电力系统更可靠

“随着新能源比例增加,电力市场机制设计中需要处理新能源低边际成本和高消纳成本之间的矛盾。”马莉表示,为更好促进新能源接入和充分消纳并应对极端天气,一些国家陆续通过容量市场与电量市场匹配优化、扩大电力市场范围、优化灵活性调节资源市场机制等方式,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充裕度。

马莉认为,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应包括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的多元化目标,不光要体现电能量价值,还有安全价值、绿色价值等,应建立体现多元化价值的电力市场体系,逐步推动利用市场化机制保障新能源消纳、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来保障系统的容量充裕度,并建立转型成本的合理疏导机制。

“目前煤电正逐步转变为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多元高效的绿色发电供应体系加快推进,电网配置资源能力和电力装备制造水平不断进步,电力市场容量机制与碳市场也在建设。”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晶杰指出,我国新能源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市场机制还需进一步反映源荷互动与供需协同,针对不同电源的不同容量电价机制也需系统性考虑。

建立有效容量市场机制

中国电科院电力自动化所电力市场室副主任郑亚先表示,低碳发展目标下电力系统面临因供电灵活性和充裕性不足引发保消纳和保供电的双重挑战。“当前,主要面向火电设计的容量补偿机制会解决一部分火电机组成本回收的问题,但无法激励新能源通过配储等方式主动提升可靠容量水平。”

在郑亚先看来,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容量市场机制,以保障长期的容量充裕水平很有必要。“容量市场机制建立要考虑多种参与主体,包括新旧机组同台竞争、不同主体可信容量和碳排放水平差异化等因素。可分为三个阶段有序推进:第一阶段,在容量补偿机制基础上,选择供应相对宽松的省份尝试建立容量市场并引入少量新能源参与市场;第二阶段,对容量资源价值进一步细分,放宽新能源和储能的准入门槛;第三阶段,火电、风电、光伏、储能、需求侧响应成为容量市场参与主体,容量有效性分配考虑各主体贡献度,形成可靠性容量和调节容量有机融合的成熟容量市场。”

马莉认为,随着新能源比例提高,长期将面临容量不足,需要容量市场体现容量价值从而吸引投资,短期会面临大量平抑波动性需求,需要通过合理的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补偿。

张晶杰认为,理解了调节能力就能理解目前中国对煤电功能定位的调整、对储能和氢能技术创新的重视,理解能源综合利用、梯级利用以及系统优化的重要性。

实现不同区域市场衔接

实现能源低碳转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尤为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区省内市场和省间市场发展进程并不一致和市场间的定价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郑亚先指出,省间和省内现货市场的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电力系统运行平衡定位的衔接,通过平衡全国各省之间的负荷时空分布差异,一定程度上可平抑成本;第二是全国市场和省市场之间的公共参数、条件设置等衔接;第三是价格衔接,两个市场价格的良好联动可使价格激励响应政策发挥更好的效果。

马莉强调,省间和省内市场的衔接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各省之间能源资源禀赋不同,未来需建立全国性统一市场;二是我国以省为实体的能源管理和财税体制,各省肩负各自的能源保供责任;三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价格相差较大。因此,未来的省间市场应当定位于国家能源战略,省内市场应定位于电力电量平衡,保障各省的电网安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各省电力生产不平衡,省间壁垒很难完全打破,在机制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双赢,双方才有动力。“同时,政府应做到减少对省间市场运行的干预。”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