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网站导航

十四五产业发展重要目标:把储能产业打造为新经济增长点

新能源 2020-09-10 10:49 · 头闻号储能市场
“把储能产业打造为新经济增长点”是“十四五”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储能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面对“十四五”期间储能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迫切诉求,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未来要完成商业化初期到规模化发展的过渡。应对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储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仍将是储能产业发展不变的主题。”8月27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在第九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0)开幕致辞中说。

储能已进入“春天”的判断没有变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在储能国际峰会上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能源系统不断向智慧化、智能化、高效、清洁方向转变,储能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我国储能产业正在呈现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多种储能技术正在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应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纳、分布式电力系统和微网、电力辅助服务以及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能源互联网等,可以遍布能源和电力的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在技术上和经济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们对中国储能已进入‘春天’的判断没有变。过去一年,储能行业经历了政策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些起伏。但从全局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中国储能快速发展的总体形势没有变,储能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没有变,储能行业长远发展的良好趋势没有变。”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海生表示。

他介绍,相关部门以及10余个省份和地区出台了鼓励储能的相关政策;技术方面,锂电池、液流电池、钠基电池、压缩空气、储热、飞轮多条技术路线取得新突破;产业方面,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的趋势更加明显,多个100兆瓦和吉瓦级项目启动或者落地,众多储能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截至2020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32.7吉瓦,同比增长4.1%。特别是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831兆瓦,同比增长53.9%,中国储能市场呈现了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谭立斌表示,储能市场的发展已进入上升期。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增加,储能需求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全球在未来几年待建的储能项目超60吉瓦时。

此外,今年以来新基建的快速推进也正在成为储能行业的增量市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指出,随着5G基站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至少需要新建或改造1438万个基站,将大幅提升对储能电池的需求。

要建立健全储能市场化长效机制

在储能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些技术经济性、应用安全性、商业模式、市场化机制等问题亟待解决。

谭立斌表示:“虽然全球储能市场体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国内储能市场还是困扰于经济模型和盈利模式。近年来储能电池技术在使用寿命和高效率系统集成方面的进步,大幅度提升了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效益,同时也给共享储能、分级利用等新的业务模式创造了可能性。虽然技术和产品创新带来了储能系统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但未来我国储能行业的大发展还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

阳光电源副总裁吴家貌表示:“未来,随着储能技术成本的不断下降,国内储能产业还需要解决行业标准缺乏的问题,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峰谷电价差动态调整机制以及探索储能的容量市场机制,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储能企业现在更多是面临储能系统在落地过程中算不过来账的问题。目前电力市场在制度建设上,可以围绕着储能企业实际情况,做一些改进。”北京双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张东升表示。

史玉波指出,面对“十四五”期间储能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迫切诉求,需要突破四个关键问题,一是要继续引导先进储能技术装备与系统集成创新,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与工程规范体系,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推动支持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

二是要科学合理规划全国和地区储能配置规模,确保投运储能项目的高效利用,保证社会资本投资取得合理收益。要研究制定储能技术标准规范,合理设置准入门槛,避免低价低质量竞争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维护产业发展秩序。

三是要深化推进市场化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制定能够充分反映储能应用价值的市场规则,共同维护好储能服务电力系统价值向受益方传导的市场机制。

四是要研究推动将储能纳入能源、电力、新能源发展规划,做好储能技术路线导航指引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十四五”期间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