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海上风电“抢装潮”期间保交付?产业链各路大咖有话说
4年前,上海电气的6MW风机价格还在9000元/kw以上,而今天,容量增加2/3,价格下降1/4,破了7K这个瓶颈,如按目前最低单位造价15K的造价标准,风机价格突破了单位千瓦造价50%的门槛,这对海上风电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针。风机是风电投资的大头,风机的价格降幅对海上风电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疑这也是第二梯队的突破,上海电气不用说,海装,湘电,东汽后发先至,频频发力,这次东汽一炮走红,让行业刮目相看。而包括没有海上风机的运达都开始进军海上,上市公司是要回报的,陆上风电的回报可以看到未来的尽头,而海上还是一个有潜力的蓝海。
陆上风电的开发已经到了尽头,资源殆尽;陆上风机的容量也基本到了尽头,单机容量已经超过海上风机的单机容量。资源的有限,意味着风电装备产业战略转移,大家都熟知的两海战略,海外和海上。海外的风电周期长,容量小,政治风险和电价风险极大,前几天的欧洲中广核核电说不干就不干(尚未最后定盘),也注定海外风电的发展必须是稳定,稳妥,稳健的三稳原则。而海上就不一样了,与陆上风电相比,征地,机位相对要简单得多,当然海底地貌的复杂也会给海上风电的基础成本蒙上阴影。
海上风电主机装备企业的竞争,无疑给海上风电的技术进步,成本降低,产业链的发展完善带来了利好消息。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在竞争中突破,后发先至,异军突起,这些在陆上风电行业的可能在海上会频频发生。海上发展到今天,主要的技术瓶颈已经突破,产业链已经基本打通,从开发到运维的全寿命周期产业过程已经打通,海上风电的诸多难题已经解决,接下来就是竞争,就单纯的海上风机而言,规模一旦上来,风机成本会有大幅下降。
海上平价风电的政策倒逼,给海上风电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目前0.75-0.85元/KWH的单位电价对比15K/kw的造价,和陆上0.3元/KWH的单位电价对比7K/kw的单位造价相比较,(上述比例按平均价格来说,总体陆上的应该现在开始朝6K/kw以上发展)。就上网电价和单位造价比而言,海上的还远远高于陆上的,也就是说,海上的风电产业链,装备等核心成本还有巨大的降本任务。
回头看光伏,电价0.3元/kwh对比3K/kw的造价(小时数只有风电的一半,可以同比为电价0.3/kwh对比6K/kw的风电单位造价),组件的价格下降几乎是连续跳跃式,技术进步方面需要向光伏学习。
当然,风电的技术道路和光伏不一样,如何在复杂的海洋工况条件下,低成本海上风机高可靠性运行,道路还很远,但我相信,在竞争的道路上,技术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会越来越快,成本降低会越来越多,中国从来都是后发先至,海上风电也一样,尽管我很佩服VESTAS,SIMENS这样的海上风电巨头,但在中国这个海上风电巨龙觉醒之后,迟早他们会靠边站,妥妥的没问题。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