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年内第二批5台单晶炉在浙江芯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安装。加上先期安装调试的3台单晶炉,芯能在原有28台单晶炉的基础上今年又增8台,同时从日本进口的切片机年内已从6台增加到10台。
“现在工厂销售订单饱满,生产产品供不应求,我们已经作出新增固定资产投入5000万元决定,使硅片产能跻身国内同行中上游。”“芯能”常务副总经理章竞前说。
去年8月投入运营的芯能光伏,刚“出师”就遇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生产硅片的多晶硅原料从每吨340万元一路下跌到50万元,每片硅片的价格从60元下跌到15元,准备用于生产的硅原料价值一下子“缩水”数千万元。
面对困难和市场行情低迷怎么办?分别从钢结构、箱包、经编等传统行业“升级”到新兴行业的两个民营企业创业者股东,以及公司管理团队,对新能源发展的信念不动摇,做大做强光伏业的干劲不松懈。
总经理助理李金甫等人一头扎进了车间中,大家在厂里常常一呆就是十五六个小时,一直坚持了一年多。新行业里有太多的“门道”要摸索,安装和操作单晶炉的、操作电脑钢线切割机的,管理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的很多是本科生。
单晶炉等系列设备,在“芯能”进行了二次开发和改造,同时对硅原料进行精选、配制,使硅片光电转换率从16.2%至16.5%提高至17.2%至17.7%;切割硅片过程中容易断线,一断线就是数万元的损失,“芯能”从砂浆选择、砂浆配比开始进行摸索,同时优化电脑控制技术,使断线大为减少。同时,还解决了硅片“清洗”、降低“光致衰减”等难题,“芯能”科技攻关获得科技新产品认定。
要把产品卖给知名大客户,打开行业成长的巨大空间,这是“芯能”的决心。企业采用“先试用,再付款,试用不满意无条件退货”等营销策略,使“芯能”产品逐一进入了南京中电、浙江向日葵、宁波太阳能电池厂等国内电池片生产知名企业的供应链。
当记者走进经济开发区浙江芯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边是28台单晶炉把1700摄氏度的硅液拉成一个个硅棒,一边是占据两层楼面的新到单晶炉正在紧张安装,管网建设同步施工。日本进口,价值800多万元的切方机、价值270万元的切片机,正在忙碌工作。
“芯能”透露,公司已制订再扩产20台炉子、使年产硅片达到2000万片的计划,按照现有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产值将超3亿元。
■记者 袁亮华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