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对于中国的光伏行业而言,注定了又是一个多事之秋。去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震痛还未完全消退,后危机时代的余震又一波接一波来袭。国内几大光伏巨头,9月19日才参加完“2009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便又马不停蹄前往德国,应邀参加23日在汉堡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欧洲光伏工业协会会议”。而两次会议共同的热点,便是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的问题。
事件回顾1:8月底,德国第三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SolarWorld联手另一行业巨头Conergy向德国政府和欧盟上书,称“鉴于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片生产企业获得了政府的不当补贴,有必要阻止地域范围内的发电投资商购买相关产品。”
事件回顾2:无独有偶,美国也开始抱怨在太阳能市场遭遇中国阻力。美国《圣迭戈联合论坛报》8月30日发表文章“中国正在太阳能电池板市场上享用我们的午餐”,并称“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来重新布局美国工业的想法遇到一个障碍,那就是中国”。
自上世纪末中国制造在世界开始崛起以后,中国就成为了全球反倾销的一个重灾区。有统计显示,从2001年加入WTO到2008年,中国受到的反倾销案例已有463起,涉及到化工、钢铁、轻工、纺织、电子等多个行业产品。如今,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新能源行业也未能幸免于难,被一些西方国家列入了贸易黑名单之中,并以“反倾销”的名义进行抵制。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在“反倾销”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阴谋与隐患,中国的光伏产业出路何在?
外防:贸易保护
近期欧美的多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都传出不利消息,德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企业Q-Cells SE公司关闭了数条生产线,美国加州最大的太阳能生产企业SunPower正在失去市场份额。金融危机高烧未退,并开始危及新能源产业。各国项目推迟,市场需求紧缩,企业业绩下滑,大规模的裁员正在酝酿,欧美光伏企业却把这一切归咎为中国的低价光伏产品。因为,相对于欧美光伏产业的暗淡景象,中国企业却表现突出,不仅增加了生产线,提高了产能,同期获得的订单也出现大幅上升。欧美一些企业认为,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产品价格更为低廉,甚至已徘徊在“倾销”的边缘。为了保护自身,它们想当然的抛出了“反倾销”的言论。
为此,我国多家光伏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由尚德电力董事会主席兼CEO施正荣博士率团远赴欧洲,与相关企业就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一事展开沟通。在参加欧洲光伏协会会议期间,施博士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德国版的专访,他驳斥了德国太阳能设备制造商对其提出的倾销指控。
施博士表示:“尚德太阳能的利润率接近20%,而许多德国太阳能公司不再具备竞争力,因为他们没有在经济形势大好时期努力提高效率……而有关政府补贴,中国政府对太阳能产业的确有一些鼓励政策,但是对于这个产业的政府补贴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普遍的,德国厂商也从德国政府那里获得很多补贴”。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越来越强,它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摩擦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当然,历史也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无异于经济复苏的一剂“慢性毒药”,它只会增加痛苦,让经济危机雪上加霜。因此,当“中国制造”欣喜地涌向世界各地时,不得不警惕各进口国借“反倾销”之名而进行的贸易保护之实,尤其是在金融海啸中转嫁危机。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蔓延之际,合作才是互赢的选择。既然德国能生产很高质量的专业设备而中国更擅长生产电池板。那么,处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为什么不能携手合作,使太阳能变得越来越便宜呢?
内省:产业过剩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发展迅速。2004年中国太阳能电池厂产量只占全球市场的7%,而到2008年已占了44%。这一次,中国不但没有落后,甚至大有赶超他国之趋势。在全球不断变暖的事实面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新能源产业视为拯救地球和抢占新经济先机的重要阵地。因此,在过去几年里,面对巨大的商机,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不少中国企业跟风入场,创造了一度的“辉煌”。直到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加速了泡沫的破裂,在一场雪崩式的灾难后,曾几何时各地纷纷上马的光伏项目,扩大多晶硅产能的繁荣景象一去不返。其实,金融危机只是一副催化剂,更深层次上则是产能过剩这一隐患在起作用。
我国政府也已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从5月份中央财政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到8月份风电、多晶硅等新能源产业疑似出现过热倾向而被国务院警告。短短半年的时间,新能源投资便从“众多资本热捧”变为如今的“限批、停批”。“看起来很美”的新能源产业不得不面临“过剩”的质疑。
2009中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