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网站导航

美国应用材料:太阳能电池将以技术胜规模,新技术半数在中国

世能 2012-04-28 08:37 · 头闻号光伏分析
       2009年,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装置的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在中国西安市开设了太阳能电池研究开发基地“太阳能技术中心(Solar Technology Center)”。就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和技术的未来前景,笔者采访了在访问西安基地后顺访日本的该公司应用太阳能业务总经理(Applied Solar, President)查尔斯•盖伊。盖伊曾在1994~1997年担任美国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的董事等职务,在太阳能电池业界拥有35多年的经验(图1)。


——欧洲将调整补贴制度等,太阳能电池市场的前景看上去不透明。今后将会怎样发展变化?

        在2010年有18个国家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成本与电费相同)“市电同价”。我曾经以为到2012年将达到28个国家左右,但实际上有增至102个国家之势。太阳能电池成本降低的速度比我预想的更快(图2)。此前一直依赖补贴制度扩大市场,但由于成本降低了,所以今后可能会保持持续性增长吧。智能电网的普及也将对扩大太阳能电池市场做出贡献。其结果是,2011年为65吉瓦(GW)的太阳能电池累计采用量,到2020年可能会增加到669吉瓦。


——德国Q-Cells等欧美太阳能电池厂商的破产相继发生。他们与增长势头日盛的中国企业差别在什么地方?

        中国企业向来是首先建立巨大的工厂,凭借规模来降低成本,然后再引进先进技术。相对于中国企业的做法,已经破产的Q-Cells则正相反。他们是首先着眼于技术,然后再着力扩大规模。就像是重视规模及发展速度的“VHS”(家用录像系统)与重视技术的“β”(家用录像系统的另一种制式)之争一样。


——今后,规模与技术哪一方将变得更重要?

        今后,技术会走在前面吧。在不久的将来,甚至有可能通过新技术将制造成本减少一半。而且,技术已经掌握在我们手中。通过此前的研究,可供选择的技术已经齐备。没有努力探索新的解决方案的必要。只需选择最佳的技术拿来用就行(图3)。

        回过头来看,半导体业界也是从多种方法中最终集中到了CMOS技术上。太阳能电池业界目前出现了完全相同的情况。

——应用材料公司在2010年撤出了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总承包业务。还会再次涉足该业务吗?

        不会再次涉足总承包业务了吧。我认为,总承包的时代已经结束。就像刚才我说的那样,因为技术将会成为主角。为了实现与其他公司的差异化,太阳能电池厂商追求拥有自主开发的生产线。虽然技术是按照路线图发展的,但各家企业都将选择自主开发的制造装置。没有技术实力的新入行企业要是依赖总承包设备的话,已经追不上别人了。

——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正在提高吗?

        我和中国企业的首席技术官(CTO)谈话之后,确实感受到他们的技术实力正在提高。这与一半以上的太阳能电池在中国生产也有关系。也就是说,与太阳能电池相关的最新技术经验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2009年去西安基地时,花1周时间将我的知识教给了中国的技术人员。然而,现在再去西安,我要向他们请教了。

——中国企业的势力有增无减,而日本太阳能电池厂商却没有活力。

        日本通过“阳光计划”构筑起了太阳能电池市场的基础。世界应该感谢日本。而在追求技术的当今,正是日本重新掌握主导权的时机。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日本。值此良机,不容退缩。希望日本企业勇敢地站起来,大踏步前进。我期待着与日本企业共事。(《日经电子》记者:河合基伸)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