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30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海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大会首次设立了“海上光伏”专项,华晟新能源作为全球异质结领军企业受邀出席大会,并进行了题为《HJT高效海光组件赋能海上光伏》的主题分享。凭借在海上光伏领域的卓越表现与技术实力,华晟新能源在大会期间荣膺“海洋之星卓越奖”。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创办于2012年,被誉为“中国海洋第一展”,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部署、促进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高端平台,由国家自然资源部和广东省政府共同发起,是中国唯一保留的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览会,大型国际性展会。
海上光伏成就“蓝色经济”新增长
“双碳”目标下,沿海经济大省土地空间逼近天花板,近海可再生能源开发逐步成为必答题。据产业研究院预测,海上光伏将在2025至2027年间加速发展,至2027年装机规模有望突破60GW,一个千亿级的“新蓝海”市场正在形成。在此机遇下,能否率先攻克“高盐雾、高紫外、高载荷”等行业核心痛点,成为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华晟新能源以异质结技术为切入点,推出了全球首款系统级海洋环境异质结组件产品——V-ocean海光系列。

针对华晟在海上光伏应用市场的布局,徐晓华表示,华晟深度参与的青岛即墨GW级项目就非常典型,为市场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实践范例。该项目由中国电建投资建设运营,规划总装机容量达115万千瓦,一期工程已于2025年5月底实现首批并网发电。华晟新能源作为该项目814.9兆瓦高效异质结组件的核心供应商,其深度参与为行业树立了三个维度的典范。
一是“技术定心丸”:作为我国当前开放海域最大的渔光互补示范项目,该项目在真实恶劣环境中实现并网,用实证回答了“HJT技术能否适用”的疑虑,为投资者提供了关键信心;二是“经济优选账”:华晟测算表明,异质结组件凭借更高的发电效率、更低的衰减及功率密度,能有效降低系统BOS成本,最终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三是“模式新样板”:作为首个渔业融合发展的桩基固定式光伏项目,它成功实践了“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渔光互补模式,为沿海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与经济双赢”解决方案。
可以预见,随着2030年全面规模化发展目标的临近,这片蔚蓝之下,正孕育着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蓝色经济”未来。
技术硬核破局:HJT海光组件如何征服“海洋级挑战”
在本届大会上,华晟新能源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田介花发表了名为《HJT高效海光组件赋能海上光伏》的主旨报告,系统性展示了专为海上严苛环境打造的V-ocean海光组件解决方案。
该组件直面“高水汽”、“高盐雾”、“强腐蚀性”等挑战,通过复合边框、丁基胶密封设计,率先通过盐雾8级测试,达到IP68最高防护等级,从根本上杜绝水汽渗透的风险,确保了卓越的耐盐雾性和超强的耐腐蚀能力。

面对海上极端天气造成的强劲风浪冲击,海光组件采用超强抗风载设计,并通过了6倍IEC动载及盐雾、氨气等多项严苛试验,确保在海上高风速及各种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凭借高效的异质结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华晟V-ocean海光组件在确保高可靠性和结构强稳定性的同时,还具备了卓越的发电性能。V-ocean海光组件拥有-0.24%/℃的超低温度系数与高达95%的双面率。CTC国检集团海南基地的实证数据表明,华晟HJT组件相比同版型BC组件平均单瓦发电增益达2.97%;在浙江台州项目中,其线性衰减率最低(0.3%),可显著提升IRR。

值得一提的是,华晟海光组件还获得法国必维集团(BureauVeritas)颁发的“海洋环境下耐候性组件认证”,同时也是首批获得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差异化应用耐候性国品优选认证”的产品之一。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加上多重权威认证,使华晟海光组件成为保障海上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安全与收益的不二选择。
荣膺“海洋之星卓越奖”,彰显海洋领域卓越成就
展会期间,华晟新能源荣膺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组委会颁发的“海洋之星卓越奖”。该奖项是海洋经济领域极具分量的技术类荣誉,旨在表彰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技术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需要获奖者不仅以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展现创新实力,更通过实际行动诠释对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愿景。华晟凭借在青岛即墨等多个海上、湖泊项目的先进光伏技术,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光伏制造企业,此次获奖,既是对V-ocean海光组件技术突破的肯定,更是对其推动海洋能源转型实践的认可。

在国家“双碳”与“海洋强国”战略的交汇点上,华晟新能源率先启航,随着青岛即墨等GW级项目的陆续并网,海上光伏这片“新蓝海”,正等待更多像华晟这样的企业,以创新为桨,驶向更广阔的能源未来。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