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印发《乌拉特中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实施方案》。
文件明确,在重点工作任务中,在新能源项目方面,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基地创建目标,围绕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能源就地消纳,谋划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等项目。有序推进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输氢管道建设,健全绿氢制储输运体系。加快谋划建设独立储能电站、超级电容、熔盐储热、压缩空气和飞轮储能等先进储能项目。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40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220亿元。
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谋划布局氢能储能材料研发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风电产业链发展需求,谋划一批风电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游整机装备制造、下游集成化装备制造项目。聚焦光伏产业技术升级,发展中游整机装备制造、下游集成化装备制造项目,配套发展新能源装备回收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5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28亿元。
附通知:
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乌拉特中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苏木镇,同和太种畜繁育中心、牧洋海牧场有限公司,旗直及驻旗各有关单位:
现将《乌拉特中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乌拉特中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和旗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暨全旗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重大项目谋划各项工作,结合乌拉特中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围绕“产业规划、区域布局、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旗域经济总体思路,把握能源经济、口岸经济和枢纽经济“三大定位”,做足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和实体经济培育“三篇文章”,推进“国家战略性资源储运基地”“跨区域产业协作走廊”“中蒙产能合作园区”三大战略性布局,立足“五大创建”目标定位,以“大基地、大园区、大龙头、大品牌、大项目”为主攻方向,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工作体系,增强项目储备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全面扩大有效投资。聚焦战略谋项目。围绕“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北”工程攻坚战等国家战略,适度超前谋划一批项目,全力承接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聚焦规划谋项目。编制各类规划同步配套重大项目清单,争取更多重大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发展等标志性、牵引性重大工程纳入国家、自治区“十五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实现“项目跟着规划走”。聚焦政策谋项目。围绕国务院《意见》及各部委配套文件等支持政策、“五大任务”“六个工程”“六个行动”,滚动生成年度重大项目清单,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益和潜力。聚焦产业谋项目。推动建设国家战略性资源储运基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建设跨区域产业协作走廊,促进通道经济提质增效;推动建设中蒙产能合作园区,拓展双(多)边贸易广度深度,全力挖掘新的投资增长点。聚焦资金谋项目。抓住国家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契机,全力谋划一批“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项目,力争更多项目获得上级资金支持。
坚持“远近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谋实2025年重大项目,力争40个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100亿元以上,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谋深“十五五”项目,年度建设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现代高效农牧业项目。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盐碱地综合利用等国家试点建设,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蓄洪水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项目建设。推进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农业产业强镇、肉牛养殖基地、现代肉羊新型智慧生态牧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等项目建设。围绕“地、种、草、粮、肉”,持续做好项目谋划。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5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28亿元。(责任单位:农科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苏木镇
(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围绕“乌拉特味道”国际食品产业园、牧羊海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口岸农畜产品进出口贸易加工产业园、德岭山义堂红辣椒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乌加河玉米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以“一镇一品”为总体导向,以“加工”和“品牌”为核心环节,以基础产业培育、产业园区建设、龙头品牌打造为主攻方向,谋划一批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项目。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5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240亿元。(责任单位:农科局、投促中心、外事办
(三)传统能源和矿产资源项目。全力推动黄金、油气等重要资源的稳产提产,支持矿山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不断强化能源保障能力,精心谋划并推进一批涵盖石油、铁、镍、铜、金、萤石、晶质石墨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为我旗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5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28亿元。(责任单位: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投促中心、能投公司)
(四)新能源项目。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基地创建目标,围绕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能源就地消纳,谋划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等项目。有序推进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输氢管道建设,健全绿氢制储输运体系。加快谋划建设独立储能电站、超级电容、熔盐储热、压缩空气和飞轮储能等先进储能项目。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40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220亿元。(责任单位:发改委、工信局、园区管委会、投促中心、能投公司)
(五)新型化工项目。规划布局大型综合物流枢纽和过境资源落地加工转化产业。聚焦打造形成“1200万吨洗煤+600万吨绿色焦炭+100万吨零碳甲醇”生产规模,延伸增值下游产品,配套绿氢耦合煤化工装置,构建现代煤化工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7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39亿元。(责任单位:发改委、工信局、园区管委会、投促中心、能投公司)
(六)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谋划布局氢能储能材料研发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风电产业链发展需求,谋划一批风电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游整机装备制造、下游集成化装备制造项目。聚焦光伏产业技术升级,发展中游整机装备制造、下游集成化装备制造项目,配套发展新能源装备回收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5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28亿元。(责任单位:工信局、发改委、园区管委会、投促中心、能投公司)
(七)绿色低碳项目。加速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推进北方防沙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超采区治理、节水灌溉工程等项目建设。抢抓国家“双碳”与自治区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战略机遇,大力争取零碳园区和创建碳达峰试点,谋划实施一批标志性项目。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18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100亿元。(责任单位:林草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委、园区管委会、投促中心、农投公司、能投公司)
(八)现代服务业项目。围绕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畅通“两横三纵”物流骨干通道,重点打造围绕打造甘其毛都镇国际陆港区、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多式联运货物集散区、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区、甘其毛都口岸综合保税区、甘其毛都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中蒙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等物流枢纽集散区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目的地打造为核心,以发展“国防教育、研学旅游、营地产业”为抓手,构建“一个基地引领、五大版块支撑”的发展格局,重点围绕川井国防小镇、海流图国防教育军事科技体验园、骑兵营军事文化拓展体验园、海流图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同和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牧羊海农文旅小镇、甘其毛都“丝路红驼”文化产业园等沿边文旅产业园,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4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22亿元。(责任单位:外事办
(九)基础设施工程。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园区焕新双攻坚行动为抓手,聚焦交通网络现代化、水利安全屏障构建、城镇功能更新、园区承载优化及农牧区基础保障等领域,系统推进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8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44亿元。(责任单位:交通局、水利局、住建局、园区管委会、苏木镇
(十)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围绕教育基础设施、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综合养老服务机构、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社会救助、公共实训基地、保障性安居工程等设施设备改造和能力提升,持续巩固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谋划一批沿边产业核心服务区项目。确保2025年建设投资达到3亿元,“十五五”谋划储备项目投资达到17亿元。(责任单位:住建局、教育局、卫健委、民政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人社局、林草局、水利局、海流图镇)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重大项目包装策划。由各分管县级领导牵头,按照“分管县级领导+部门苏木镇+国企+三方咨询机构”工作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切实提升工作效能和创新能力。发改委优选咨询机构,紧紧围绕上级政策支持方向和我旗发展实际,采取集中培训、外出调研、交流座谈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化业务培训和驻场指导,靶向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包装策划项目的意识和能力,建立不同层级的实施类、攻坚类、储备类项目库,并动态管理。
(二)开展项目谋划常态化管理。一是由各分管县级领导牵头,从各行业主管部门抽调分管副职、业务骨干及第三方机构组建预审专家库,对各地、各部门新策划项目的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地点、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是否符合申报要求和资金支持方向、占用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生态红线等情况开展预审。二是由各分管县级领导组织项目单位、预审专家分领域召开项目预审论证会,并由专家对审核结果进行确认签字。预审通过的项目,由分管县级领导和相关单位分别建立分管领域项目库和本单位项目库,未通过项目,由项目单位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纳入下一批次预审范围。项目预审论证会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三是各项目责任单位要及时将预审通过的项目推送至发改委,发改委统一将项目报送至旗委办。旗委办组织各项目责任单位将各自项目录入“乌拉特中旗智慧综合调度平台”进行调度管理。
(三)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各地各部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对接,精准掌握政策动向,共同到市、自治区相关部门跑办对接,特别是申报通知下发后,紧盯项目审核情况,全力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项目申报、跑办工作,必要时由分管县级领导带头跑办。行业主管部门主导靠前服务,做好项目申报的指导服务工作,力争做到申报一批、成功一批。
(四)强化招商引资。各地各部门要抓好本区域、本行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统筹协调谋划项目引进、服务、保障。投促中心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开展全员全域全要素产业链精准招商。持续推行“一个园区、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制度,形成“谋划—对接—签约—落地—达效”全链条招商体系。常态化开展集中培训、产业研习、实战招商“三大行动”,并配置行业专家、专业智库、产业链专班等“智囊团”进行授课指导,打造懂旗情、懂产业、懂政策、懂项目和善沟通的“四懂一善”专业化招商队伍。
(五)完善考核激励。将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全旗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进行观摩联评和“争第一创唯一”范畴,重点围绕政策研究、项目包装策划、前期手续办理、向上争取跑办、项目实施进度等方面进行赛马比拼。通过资金激励、资源倾斜等方式,激发各地、各部门项目包装策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发展氛围。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全面做好我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进一步提高项目谋划储备能力和质量,在旗委领导下统一推进下,政府副旗长杨东伟同志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召开重大项目联席会,协调推动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跟踪督办问题解决进度和情况,分阶段安排部署具体工作。
(二)做好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工作。政数局、各审批部门通过开展“集中审批月”活动、“上门审批服务”行动,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完善“快受理、快研判、快批复”机制等举措,采取集中办公、联动审批、主动上门、精准服务等方式,统筹空间优化、成片开发、组卷报批、土地出让等关键环节,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上做出实效。
(三)加强要素保障工作。由各分管县级领导牵头,各地、各部门具体负责,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定期召开要素保障联席会议,集中解决土地、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问题。工信局联合各相关主管部门,实现“七未”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分类整理“洽谈未签约、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在建未入库、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满产”等“七未”项目清单和问题清单,协调解决项目从签约到投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财政部门建立银企对接常态化机制,每季度举办重大项目融资对接会,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重大项目贷”等专属金融产品。
(四)加强宣传引导。宣传部门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对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及时、充分、深入宣传报道。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项目谋划政策解读、申报指南等实用信息,扩大政策知晓率和社会参与度。及时总结和宣传各地各部门在重大项目谋划过程中的创新举措、成功经验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展示项目的谋划思路、预期效益、进展情况等内容,树立典型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旗营造“抓项目、促转型、助发展”的浓厚氛围。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