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氢消纳场景有什么?
绿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消纳场景正从化工领域向交通、电力、钢铁等多领域扩展,各场景的技术路径、经济性和发展潜力差异显著。
Part.01
化工领域:核心消纳场景
合成氨
应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制灰氢,用于化肥生产(如尿素)。现状:占当前绿氢项目58%,如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球最大光伏制氢项目)年产2万吨绿氢用于合成氨。
挑战:绿氢成本需降至15元/公斤以下才具经济性(现行成本约20-30元/公斤)。
合成甲醇
技术路线:绿氢耦合工业捕集CO₂生产绿色甲醇。
政策支持:国家能源局将可再生甲醇纳入绿色液体燃料试点,推动纳入CCER碳交易体系。
瓶颈:需突破CO₂低成本捕集技术,且绿氢成本需再降30%。
炼化与石化
需求:炼油过程中的脱硫、加氢精制等环节需大量氢气。
替代空间:国内炼化年需氢量超1000万吨,绿氢渗透率不足2%。
Part.02
交通领域:区域性示范为主
氢燃料电池车(FCV)
重点车型:重卡、物流车、公交车(因续航和载重需求适配氢能)。
地域差异:内蒙古、河北等风光资源丰富地区优先推广;华南依赖副产氢。
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成本高(单站超1200万元),制约规模化。
航空航天(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路径:绿氢合成液态烃类航煤。
进展:2024年国家推动可持续航煤纳入CCER,国航、东航试点绿氢航煤。
Part.03
电力与储能:长时调节的关键
氢储能调峰
原理:利用富余风光电制氢,缺电时通过燃料电池或掺氢燃气轮机发电。
政策驱动:工信部提出“超前布局氢储能”,国家能源局试点氢能参与电网调峰。
优势:储能时长可达季度级别,解决风光间歇性问题。
热电联供
应用场景: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站,氢能供电同时回收余热供暖。
示范项目:安徽、浙江试点氢能热电联供,综合能源效率超80%。
Part.04
钢铁冶金:深度脱碳的突破口
氢冶金技术:绿氢替代焦炭作为还原剂,减少炼钢碳排放(吨钢减排约1.6吨CO₂)。
示范进展:宝武集团在新疆启动百万吨级氢冶金项目,配套风电制氢。
成本挑战:绿氢炼钢成本较传统工艺高2-3倍,依赖碳税政策支撑。
联系我们
满 盈:18043147317
刘赫铭:13578986483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