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科技成功研制全球首台18MW中速集成风电机组和国内首台深海漂浮式风电装备,持续推动了我国风电机组大型化、深远海风电发展和技术进步;大力开展风光氢储、风电制氢制甲醇、风电+蓝色海洋经济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形成适合多场景的“风电+”系统解决方案,并推动示范项目落地,着力从单一风电开发向“风电+”多资源系统开发转变,为我国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围绕风电的技术创新、提质增效、开发模式转变、发展趋势等话题,《风能》与中船科技副总经理、中船海装总经理温剑波,中船科技副总经理、中船风电副总经理张晓阳展开对话。
他们认为:
·中国风电要保持住全球风电领航者的地位,必须在科技创新、质量保障方面下功夫,要把握好自身的发展节奏,做长期主义的践行者,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这场“马拉松”中实现超越。
·质量和安全是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这是风电全行业的责任,也是开发企业、整机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相互依存、共同进退的体现。
·围绕适合多场景应用的“风电+”项目开展创新,推进风光氢储一体化关键技术、蓝色海洋综合体系统解决方案、风电制氢制甲醇系统解决方案等定制化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示范应用势在必行。
·绿色甲醇是船舶“未来燃料”的重要选择,中船科技将通过风、电、氢、甲醇上下游全贯通的创新模式,在绿色燃料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为采访实录:
《风能》:我国风电走过4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船科技在不同阶段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突破性技术创新?它们对推动风电产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温剑波:作为中国船舶集团中船科技旗下的整机装备企业,中船海装今年迎来了成立的第20年。20年来,从租赁厂房艰辛起步,发展到在全国建立近20个总装基地;从引进国外850kW样机,到成功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5MW海上风电机组、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我国风电行业的重要力量,中船海装于变革中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20年来,中船海装打造出一系列“明星产品”,建设了一个又一个标杆风电场。从创下“国内三个第一”的首台2MW陆上风电机组,到在三类海上风能资源区创下3900小时年利用小时数世界纪录的H171-5MW风电机组,到国内首款平价海上风电机型H23X平台、国内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扶摇号”,再到刷新全球单机容量、风轮直径纪录、首台商业化应用的18MW海上风电机组,在陆海追风的“长跑”中,中船海装冲刺在前,不断打破纪录又创造新的纪录,持续引领国内风电大型化、平价化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风电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更新。
张晓阳:中船科技旗下中船风电是专业化从事清洁能源投资开发的企业,公司通过整合集团在海洋文旅、深海养殖、海上风电、海洋信息领域的发展优势,形成涵盖游轮游艇群、养殖文旅平台、深海养殖产业园、分布式海上风电场及智能微电网、深海移动养殖工厂和海洋信息管网等元素于一体,全国首个一二三产融合的海洋经济综合体总体方案。
公司通过加强风储协同控制技术研发、优化并网线路设计等,投资建设了新疆单体规模最大的风储一体化项目⸺中船风电哈密百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每年可贡献清洁能源约3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0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公司还建成了特高压风电场、供热风电场、分散式风电场等多场景的各类风电场。同时,我们正在加强风光氢储、风电制氢制甲醇等专项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等前瞻性技术研发,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风能》:近几年,风电技术迭代加速,风电设备价格大幅下跌,质量问题凸显,针对行业出现的这种状况,您认为整机企业应当如何应对?
温剑波:中国风电要保持住全球风电领航者的地位,必须在科技创新、质量保障方面下功夫,发展得过快,不利于风电全产业链的技术积累。未经充分验证的风电机组批量投入市场,加大了企业的运维风险,加上一些非理性的竞争,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从战略角度审视发展速度与质量、技术发展及国际化的要求,合理把握自身的发展节奏,做长期主义的践行者,稳步前行,才能在这场“马拉松”中实现超越。
质量和安全是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开发企业、整机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利益与风险应该是共担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风电行业缺乏前沿的设备验证平台,包括零部件的试验验证平台,一个微小的零部件缺陷同样会影响整机的运行。因此,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建设测试平台和试验风电场,科研机构能够开放相关测试,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共同推进风电设备的质量提升。
在质量方面,中船科技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精益化管理全方位提质增效。一是打造标准化的试验验证体系,在山东东营打造了30MW级海上风电机电传动系统全功率试验平台,中船海装首台18MW机组在这个平台开展近一年的全方位测试后,才开始进入商业化应用。二是创新实施全价值链精益质量管理方法,将其贯穿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测试、应用等技术迭代全过程,带动并提升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工程建设相关单位的质量提升,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质量管理水平。三是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通过风电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立产业链联合开发工作组、严控零部件质量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风电机组发电量、可利用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风能》:2023年8月,中船科技完成重组。一年多来,中船科技在业务优化、发展重点上有哪些变化?
温剑波:2023年8月,中船科技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清洁能源产业链资产整合注入,构建了由30余家单位组成的风电产业链协作群和生态圈,业务覆盖风电场开发建设、风电机组及其关键配套研发制造、工程总包、电站运维与风电+海洋经济、风电+多能互补等清洁能源全产业链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一年多来,公司将重点放在深化改革和提升运营能力上,既不固步自封,也不盲目冒进。通过管理机制改革,经营模式创新,力求在稳定中寻求变革,在变革中追求进步,以期迅速步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在产品方面,公司特别强调可靠性,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加强质量管控,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针对沙戈荒等陆上大基地项目,在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上,我们发布了H242-12.5MW平台陆上风电机组,其具有发电量更高、经济性更优等优势。针对深远海风电,我们发布了H305-25MW平台海上风电机组,为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中高风速海域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将坚持精益“质”造,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可靠性测试,确保新产品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产品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保障,让市场、客户来验证产品的品质。同时,我们将持续开展创新,加强风电基础原理研究,深入研究系统科学、材料科学、控制科学、人工智能等,为后续开发更大风轮直径、更高功率等级的陆上及海上风电装备做好技术储备。
《风能》:当前,我国海上风电行业面临着哪些挑战?中船科技具有发展海上风电的独特优势,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温剑波:我国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市场竞争的挑战。近年来,各大整机企业全部入局海上风电,新产品不断涌现,纪录频频被刷新,市场份额相对有限,竞争环境日益严峻。二是技术的挑战。海上风电设计相较于陆上更为复杂,需要适应更恶劣的海洋环境和具备更强的抗风、抗浪、抗腐蚀能力,海上风电机组的高效安装维护同样充满挑战,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智能化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成本的挑战。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成本较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必须不断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以增强竞争力。然而,成本的持续压缩对企业的盈利和高质量发展都带来了巨大挑战。
张晓阳:在海上风电领域,中船科技的优势明显。我们拥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具备10MW、16.7MW、18MW等系列成熟海上风电机组及适合65m及以上水深海域的5~18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研25MW+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在大兆瓦风电机组开发、新型浮体结构型式、一体化仿真与设计工具开发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利用技术创新提升装备质量可靠性、降低成本,持续引领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发展。同时,中船科技充分发挥中国船舶集团在海洋领域的发展优势,定制化推出海洋经济综合体方案,并进行复制推广,通过打造蓝色海洋经济带,重点建设需求旺盛、基础好、见效快的“海洋文旅+深海养殖+海上风电+海洋信息管网”四大要素单元,推动形成“以海带陆、陆海统筹”的海洋空间集约利用格局,引领海上风电向综合高效利用转变并走向深远海。
《风能》: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多时间尺度的电力供需矛盾正日益凸显。多家整机企业开始在应用端探索风光储多能互补,开发氢氨醇等多种绿色储能形式。您认为这将对风电发展格局带来哪些改变?中船科技在哪些方面会有所突破?
张晓阳:中船科技正在加快开展风光氢储、风光热储和风电制氢制甲醇等综合能源技术开发和推动示范项目落地。目前,我们开发的甘肃敦煌风光氢储试验场项目,在风电光伏出力与制氢耦合、制氢设备运行稳定、氢燃料电池转换效率等方向取得了科研攻关成果,运行情况良好;我们开发的通辽风电制氢制甲醇项目,正在利用当地秸秆进行中试试验,预计投产后可为国家电网建设进度与风电开发进度不匹配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依托中国船舶集团优势,以及在船舶领域的天然优势,中船科技将协同集团公司优势单位,打造以风电为主体的适合多场景应用的多能互补系统解决方案,并全力构建中国船舶集团“绿色风/储/氢装备-绿色电力-绿色燃料-绿色船舶”的全产业链生态,实现可再生能源向氢氨醇等多种绿色储能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风能》:创新是推动行业及企业持续发展的引擎。您对未来风电领域的创新有哪些期待?中船科技将在哪些前沿领域持续开展创新,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张晓阳:在深耕常规应用场景的同时,风电技术的触角已逐渐延伸至与之关联的其他领域,推动风电全产业链及跨界产业链蓬勃向前。我们期待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入风电场运营管理中,进一步提升风电场整体运行效率;深远海风电技术不断进步,蓝色海洋经济进一步被激活;风电、氢能、储能等产业进一步融合,清洁能源体系更加多元化;中国风电能够全面走向国际市场,真正融入世界。
中船科技将重点从三方面,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产品制胜的经营理念,实现主力机型持续滚动开发,不断追求产品的广度与深度,围绕重点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打造国内领先、适用范围更广的明星机型。二是加快试验测试能力建设,包含陆上集成测试试验平台、全功率测试试验平台及试验风电场建设,打造核心关重件、部件、整机的技术、质量可靠性穿透能力和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质量和成本。三是围绕“风电+”项目开展创新,推进蓝色海洋综合体总体解决方案、风电制氢制甲醇工艺方案等定制化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示范应用,探索形成针对大基地项目的风电+智慧能源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和共享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培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和持续动能。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