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常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通知提出,支持阿特斯等光伏企业加快技改升级、正力新能等锂电企业拓宽市场应用场景,稳定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仁烁光能GW级钙钛矿光伏电池投资项目早建成、技术创新再突破,为新一代光伏市场注入新动能。发挥中国汽研、英特模等“生态”型平台企业作用,在新能源检验检测、服务认证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完善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培育。
以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光伏开发利用,因地制宜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力争年新增光伏并网容量达到150MW。支持仁烁光能钙钛矿光伏电池在车棚、屋顶等场景开展示范应用,鼓励储能在高耗能产业、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推广运用,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大数据中心、5G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终端场景,支持“光储充一体”模式在工商侧、消费侧扩大示范应用,拓展市场空间,以示范引领带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
原文如下: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常政办发〔2024〕52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虞山高新区(筹)、服装城管委会,市各委办局、直属单位(公司):
为贯彻落实苏州市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全力打造产业链条完善、创新资源集聚、核心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我市制定了《常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常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
常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常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
为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全力打造产业链条完善、创新资源集聚、核心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产业加快向新技术领域突围,抢占发展制高点,制定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2024年度工作要点。
一、推动集群发展,巩固产业发展优势
1.强化产业链招商。
聚焦新一代光伏、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氢能、新能源检测服务等重点方向,围绕产业链重点细分领域开展精准招商,针对性强链补链延链,招引一批发展潜力大、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大项目”,培育一批产值规模大、创新要素集聚的“大企业”。不断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加快东威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的增长点。全年力争新增新能源领域项目20个以上。(发改委、商务局、工信局等部门及经开区、高新区、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经开区、高新区、各镇(街道)负责,不再列出)
2.壮大存量产业规模。
支持总部在常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全球化布局。支持阿特斯等光伏企业加快技改升级、正力新能等锂电企业拓宽市场应用场景,稳定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仁烁光能GW级钙钛矿光伏电池投资项目早建成、技术创新再突破,为新一代光伏市场注入新动能。发挥中国汽研、英特模等“生态”型平台企业作用,在新能源检验检测、服务认证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完善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培育。强化新能源产业与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优质项目集聚成势、特色产业集群成链,2024年力争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靠前做好企业上市辅导等工作,支持优质新能源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年内力争新增报辅导、报交易所企业2-3家。(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市监局、政府办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聚焦科创赋能,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3.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支持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推动新能源龙头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合作,组织“揭榜挂帅”等科技计划,以产业应用为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协同发展,助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支持骨干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快构建以多种创新平台为骨干、梯度衔接的新能源领域创新平台体系,年内围绕新能源领域新增德沪涂膜、奕森科技等5家苏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科技局、工信局、发改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产业协同创新。
年内优化提升中汽院(江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牵头、各创新主体多方参与的创新联合体5个以上,围绕新能源领域基础性“卡脖子”难题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等方向,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深挖合作潜力,构建从技术研发、平台构建到生产制造、应用示范的全链条协同创新格局。强化知识产权支撑,在新能源关键领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价值专利(组合),推进校企在技术研发、项目促进、战略规划咨询等方面的充分联通,提升企业高价值专利创造水平,年内新能源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新增100件以上。(科技局、市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引育高层次科创人才。
充分发挥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作用,做好新能源产业技能人才的供给保障工作。加快引进新能源领域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管理团队,鼓励企业设立新能源产业博士后工作站。依托常熟理工学院,推进“名城名校”校地融合发展,组建“学科+产业”联合智库,推进新能源专项合作。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鼓励新能源企业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加深合作,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有效对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留住用好人才。(市委人才办、教育局、科技局、人社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拓展示范场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6.深化场景应用推广。
以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光伏开发利用,因地制宜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力争年新增光伏并网容量达到150MW。支持仁烁光能钙钛矿光伏电池在车棚、屋顶等场景开展示范应用,鼓励储能在高耗能产业、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推广运用,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大数据中心、5G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终端场景,支持“光储充一体”模式在工商侧、消费侧扩大示范应用,拓展市场空间,以示范引领带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交通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7.推进产业数字赋能。
持续推动产业“智改数转网联”,聚焦细分领域精准赋能和高水平数字化改造,紧盯企业数字化改造降本增效最终目标,在数字化服务上下功夫、在特色化发展上出实招、在多元化赋能上求实效,力争全年在新能源领域新增智能车间(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3家。(工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8.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衔接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引导板块积极申报各类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碳足迹评价试点工作。推动新兴技术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科技局、市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9.推进新能源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
依托我市新能源产业基础,加快布局无人机电池系统、精密元器件、传感器、连接器等核心部件制造。支持正力新能重点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高安全、超级快充的eVTOL和低空商用飞行器电芯及电池系统,打造成为eVTOL航空电池领域领军企业。拓展氢能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应用,支持我市氢能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和无人机整机企业研发氢燃料电池/氢锂混动低空飞行器。(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保障
10.强化组织保障。
强化部门协作和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谋划推动和资源统筹,发挥党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作用。各板块、各有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责,明确本辖区、本部门目标任务和实施路线,每月10号前报送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强化责任落实,做好跟踪服务,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发改委、市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做好政策服务支持。
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系统谋划、科学布局,针对产业细分领域的重点企业做好常态化监测评估,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聚焦新能源产业重点细分领域,精准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成长型企业的支持。提升储能电站安全水平,优化储能电站会审流程。发挥产业基金引领带动作用,用好苏创新能源基金、吴越天使基金等资源,全力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储备优质项目,助力产业项目招商落地。(发改委、工信局、统计局、财政局、发投公司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