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网站导航

全国政协委员孙永才:以高端装备制造擦亮国家名片

刘英丽 2024-03-13 11:00 · 头闻号风电人物

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2024全国两会高端访谈《企业家说》。

当前,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力抓手。孙永才表示,我国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已经实现了一批新技术的突破,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但能够推动轨道交通绿色转型升级,更能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以高端装备制造擦亮中国高铁这张国家名片。

运用新技术

全国城轨年能耗可降近四分之一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55个城市开设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1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在为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能耗与排放。有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轨年总耗电量约227.9亿度,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935万吨。

孙永才介绍,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绿色转型,中国中车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自主研发,实现了永磁牵引系统、碳化硅变流、二氧化碳空调等新技术的突破。这些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高可靠性等优势,已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的基础。如果应用上述技术,保守测算,全年城市轨道交通总耗电量可降低近四分之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万吨,相当于每年种植大约14000公顷(933.33亩)阔叶林。

孙永才建议,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新技术应用标准规范和政策支持方案,提升城轨车辆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营安全性。同时,加强新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地方政府及相关城轨用户在新造车辆采购时对新技术优先选用、应用尽用。

一车“链”千企

向世界展现中国高铁力量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孙永才表示,在协同创新、加快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方面,中国中车要有责任与担当。他介绍说,一列“复兴号”动车组有4万多个零部件,背后涉及20多个省份的2100多家配套企业,可谓一车“链”千企。此外,在铁路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领域,中车融通带动上下游6900多家核心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在湖南株洲、山东青岛、吉林长春等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在孙永才看来,正是这种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与上下游协同优势,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10月,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时速350公里高铁运营线路的国家,中国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成果。

孙永才介绍,雅万高铁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是我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这个“海外第一单”不仅造福了当地百姓,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高铁的卓越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因为雅万高铁的成功带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中车就在印尼市场“斩获”了新订单。

未来,中车将继续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资源、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催生产业链,持续发力高端装备制造。

双赛道双集群

打造中国中车的“第二名片”

在访谈中,孙永才说,提到中国中车,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高铁列车,其实,中车在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主业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发展新的产业增长极,风电装备便是其中重要一极。

孙永才介绍,在中车企业内部把风电整机叫作“立起来的高铁”,因为二者在技术原理上颇为相似。高铁的动力来源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风电是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再到电能,两者能量转化过程基本相同。随着高铁技术的创新突破,中车正同步推动高铁技术向风电产业平移,有效解决了风电装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

孙永才表示,未来中车将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把以风电装备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装备打造成中国中车的“第二名片”。

智慧高铁服务美好出行

由于我国整体消费水平提升,人们对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我国高铁正朝着更智能、更舒适、更高速等方向探索攻关。孙永才介绍,随着智慧铁路加快建设,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运输服务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贴心。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为例,增加充电口、增设“静音车厢”、配备更舒适的车厢座椅等,一系列人性化的设计广泛应用。

孙永才透露,运营时速达400公里的新一代中国高铁CR450样车预计将会在今年下线,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也在稳步推进示范应用,“中国速度”将得到持续刷新。他说,未来的高铁也将“更智慧”,在运行调度、安全保障等方面更智能、更精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