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将直流电(电池、蓄电瓶)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逆变器重要性不可忽视,逆变器赛道盈利可观。
近年来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储能场景对逆变器需求也较光伏并网场景更加复杂,也催生了储能逆变器的巨大需求,储能逆变器市场广阔。储能逆变器又称储能变流器(PCS),在储能系统中成本占比仅次于电池,随着电池标准化逐步完善,储能重点也从电池硬件转换到出储能系统(ESS)的组件,特别是储能平衡系统(BOS)和储能变流器(PCS)。
根据光大证券测算,2023年逆变器全球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2021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其中,储能逆变器将贡献最大增量。
基于技术原理、使用场景的重合,以及上下游供应链的稳定,光伏逆变器厂商纷纷进军储能领域,形成成熟的组串式和集中式规模化储能变流器产业链,并已逐步呈现头部化趋势。据华安证券分析,储能变流器技术壁垒、售价以及毛利润均高于光伏并网逆变器。在能源危机对光伏以及储能需求增长背景下,光伏并网逆变器以及储能逆变器共同成为驱动逆变器板块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其中华为、阳光电源领跑逆变器厂商营收。依照华为旗下业务划分,华为智能光伏在智能组串式逆变器、智能组串式储能、综合安全、并网性能及数字化五大领域不断引领产业发展。2022年华为数字能源业务收入达508亿元,也能粗略一观华为逆变器的声势。
阳光电源2022年预计当期营业收入390亿元-4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74%;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亿元-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140%。公司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风电变流器等核心业务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强。
除以上两家企业外,行业其他企业业绩基本实现上涨。上能电气的光伏逆变器营收占比在80%,随着2022年公司分布式光伏产品全线推出,光储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公司业绩将于4月末发布。上能电气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66亿元,同比上升64.51%。
德业股份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9.2亿元,同比增长42.03%;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66.22%。报告期内,光伏行业保持高景气度,公司逆变器业务快速增长,全年订单饱满,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锦浪科技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11亿元,同比增长119.49%至 132.15%。2022年公司所从事的组串式并网逆变器及储能逆变器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内外销需求旺盛。
固德威2022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 47.13 亿元,较上年增长 75.9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6.52 亿元,较上年增长 133.35%。公司指出报告期内,分布式储能在欧洲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司储能逆变器及电池销量较上一年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科士达2022年实现营收 44.01亿元,同比增长56.83%;净利润6.82亿元,同比增长83.15%。对比,科士达表示,2022年科士达光储业务取得较大突破,订单和出货量大幅增加,以致公司整体业绩增速较快。
2022年禾望电气营业收入28.09亿元,同比增加3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67亿元,同比减少4.69%。公告显示,光伏、储能和传动的市场拓展,加速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成为禾望电气收入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禾迈股份2022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5.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8%。公司以关断器+储能拓展产品布局,储能加速放量,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动力。
昱能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13.45亿元,较上年增长102.2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6亿元,较上年增长235.97%。公司推出的第四代大电流微型逆变器产品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近日,首航、艾罗两家逆变器企业也双双过会,将正式展开IPO的进程。古瑞瓦特已在港股递交上市申请,并对外更新了招股书,披露公司2022年创造了70.93亿元的营收,同比增幅为122%;去年归母净利润为16.409亿元,同比增长186.17%。其他准备上市的有三晶股份,公司2022年营收15.51亿元,同比增长116.7%,归母净利润2.856亿元,同比增长189.39%。
另有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数据显示,逆变器前两月累计出口超900万台,同比增加46.45%。显示出光伏装机以及逆变器的高景气度。
有行业人士分析,全球逆变器市场格局稳定,在光储融合大趋势下,逆变器将继续高速发展并维持市场高集中度;部分企业已构建起全球的客户资源与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储能系列集成产品,将迎来收获期。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