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旭集团欲建世界第一座海上风电制氢项目
海上风电开发巨头沃旭集团(Ørsted)当然不会放过这么有潜力的技术。他们正在向荷兰政府递交Hollandse Kust (Zuid)3号和5号海上风场无补贴招标项目的投标文件,其中就提到如果由沃旭投资开发这座海上风场,未来投产后所发电力一部分将用于制氢。
Ørsted一直在荷兰海上风电市场表现活跃,正在开发的752MW Borssele 1&2海上风电场预计在2020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第一季度之间完成,届时将成为荷兰最大的海上风电场。Ørsted董事会已经完成了Hollandse Kust(Zuid)3号和5号风场的最终投资决策,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该风场,并利用Borssele 1&2的建设经验来开发这座风场。
Ørste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enrik Poulsen说:“利用海上风电所发电力电解生产出绿色环保的氢气可以推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实现脱碳和环保目标。”
向大型工业用户销售绿色氢气有助于实现海上风电场的收入稳定,但前提是制氢的电力成本具有足够的竞争力,比如Hollandse Kust(Zuid)3号和5号海上风场将可实现这一目标。
虽然已经有小型的制氢试验项目,但如果沃旭中标这两块风场,那么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利用大规模海上风电制氢的项目。
三大巨头齐聚德国呼吁海上风电制氢
其实在2018年末,行业内三大巨头——开发商壳牌、风机制造商西门子和输电运营商TenneT就联合呼吁德国政府利用海上风电加速开发绿色氢气,并建议政府在海上风电竞标中给予考虑。
这三家公司委托E-Bridge咨询公司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认为海上风电竞标和电解制氢技术结合可以在不增加陆上电网负担的前提下在海上建设更多的风电场,从而解决目前德国电网建设滞后、无法消纳过多海上风电的问题,有助于德国在2030年前实现气候政策目标。
据E-Bridge称,在2026年至2030年之间,德国可以建造900兆瓦的海上风场制氢项目,试点招标可能会在2022年启动。
世界第一个风电制氢项目
荷兰氢气提供商HYGRO联合风机制造商Lagerway、荷兰能源研究所ECN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风电制氢项目Duwaal。该项目安装一台4.7MW风机,其电解的氢气量可同时为5个氢气站和100辆氢气卡车供气,其氢气的使用成本和柴油成本相当,预计今年初正式商业运营。
国内第一个风电制氢项目
作为国内首个风电制氢工业应用项目——沽源风电制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近日取得新进展。根据项目方发布的消息,目前,该项目的全程建构物结构、全程建筑物装饰装修已完工,制氢设备全部安装就位,制氢系统管道完成95%,下一步将对设备进行调试。
据悉,河北沽源风电制氢项目为河北省重点项目,总投资20.3亿元,该项目由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与德国McPhy、Encon等公司进行技术合作, 引进德国风电制氢先进技术及设备,在沽源县建设200兆瓦容量风电场、10兆瓦电解水制氢系统以及氢气综合利用系统三部分。该项目依照河北省总体氢能产业规划进行建设,一部分氢气用于工业生产,降低工业制氢产业中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消耗量;另一部分将在氢能源动力汽车产业具备发展条件时,用于建设配套加氢站网络,支持河北省清洁能源动力汽车发展。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制氢1752万标准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对提升坝上地区风电消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2019年全国两会已经落下帷幕。3月1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就《政府工作报告》的83处修订进行了解读。其中一条颇引人注意——“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也是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氢能超越于部分传统能源的关键,即在发电、供热之外,还可“直接”作为交通能源。
一方面,中国现有工业制氢量已达2500万吨/年,什么概念?光这些就能养活约1亿辆燃料电池乘用车;同时,每年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电源限电约1000亿千瓦时,可由此电解水制氢约200万吨;中国大规模的化工行业的“天时地利”,还带来大量无法循环利用的副产氢……
而在需求层面,中国拥有的天然大市场,尤其是“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的新能源汽车潜在使用量,也使得“中国氢能未来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从“制造”到“智造”,这回中间只隔了一个,氢。
其实国内对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也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就在科技部上周公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中,由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牵头的“大规模风/光互补制氢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赫然在列。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示范项目重点研究以下方面:
《中国氢能产业研究报告》也定好了“底线”——未来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要达到10%,与电力协同互补。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